中钢重组吉林炭素是最优选择——访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
4月7日9点半,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在中钢集团总会计师刘安栋和中钢投资公司总经理吴永胜的陪同下,准时来到中钢集团会议室,脸上挂着特有的微笑。
“中钢集团是部分原冶金部直属企业合并而来,1993年开始组建。 虽然中钢集团到目前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有的很多下属企业已达50年之久。”刚刚坐定,黄天文总裁就进入正题:“伴随着新中国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的成长,中钢集团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2005年,中钢集团经营规模达418亿元。”
中钢优势
黄总首先介绍中钢集团的基本情况,面带微笑着如数家珍。中钢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单位59家。主要拥有12家专业公司、7家地区公司、9家科技企业以及7家生产企业,在澳大利亚、南非、德国、巴西、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19家海外机构,拥有1.8万多名员工。
中钢集团主要从事冶金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冶金原料、产品贸易与物流,相关工程技术服务与设备制造;是一家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集资源开发、贸易物流、工程科技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中钢集团是中国最早“走出去”开发矿产资源的国有大型企业之一。在澳大利亚,中钢成功建设了总储量2亿吨、年产1000万吨的铁矿资源基地,累计向中国输送了1亿多吨铁矿石。在南非,中钢合资建设了铬矿山和冶炼厂,铬矿储量达4500万吨,是中国总储量的四至五倍,目前已形成年产40万吨铬矿和12万吨铬铁的生产能力。近期,中钢又与澳大利亚中西部铁矿公司合作开发了Midwest铁矿项目,今年3月19日,该铁矿项目的第一船铁矿石运抵中国天津港,这是中钢集团“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征程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钢集团拥有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和物流服务系统,59个地区分支机构初步构建起了以专业公司为主体,科技实业为支撑,地区网络为辅助,海外机构为平台的业务发展新格局。中钢集团是中国主要钢铁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商和产品代理商,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2005年中钢集团的铁矿石进口量居全国商贸企业第一,焦炭出口居全国第二,铬矿进口、萤石出口居中国第一,锰矿、废钢、钢材、镁砂、稀土等经营位居前列。
中钢集团所属科技企业在探矿、选矿、热工、环保、耐火材料、金属制品等领域,有较强的科技研发实力;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6个国家级研究中心、硕士学位授予机构和博士生培养点;建有多条科技成果转化生产线,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中钢集团拥有较强的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中钢集团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制造和总成配套一体化的重型冶金设备制造基地,建设国内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国际一流的冶金设备、耐火材料、炭素制品、铁合金研发和生产基地,不断提高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能力。
整合资源
黄总介绍,大力开拓海外资源和推进国内企业联合重组是中钢集团面临的两大课题,是中钢集团打造行业领先,主业突出,管理一流,具有全球化运作体系和创新能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必由之路,也是中钢集团向实业化转型和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
在海外资源开发方面,中钢集团以获取国内紧缺的铁、铬、锰、镍等金属矿产资源为目标,以合资开发、合作经营、联合勘探、就近加工等方式,建立海外资源开发、加工基地。在国内企业联合重组方面,以提高在冶金装备制造、耐火材料、炭素制品、铁合金等领域的竞争力为目标,以增资扩股、无偿划入、受让股权、购买破产企业资产等方式控股在这些领域处于前三名的企业。
近几年以来,中钢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正在努力扩大自己为钢铁工业服务的功能,在原有提供冶金矿产资源和销售网络的基础上,现在正在向耐火材料、铁合金、炭素制品、设备制造方面延伸,努力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两年来,中钢先后重组兼并了西安冶金机械制造厂,洛阳耐火材料厂,邢台轧辊机械厂等。目前正在进行的重组吉林炭素,也是中钢既有战略之一。
重组吉炭
谈到中钢集团重组吉林炭素,黄总开始语重心长。中钢集团选择吉林炭素进行重组是2005年开始的。此前,中钢集团和吉林炭素有多年的友好业务合作关系,双方均同为原冶金工业部的直属企业,在人事、业务、资金和销售等方面关系密切。
吉林炭素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位列世界四强,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性产业。吉炭的生产规模、装备水平、技术力量、人才储备、产品品牌等牢牢占据着国内行业的龙头地位,并引领着国内炭素行业的发展方向。吉林炭素建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炭素技术中心和炭素制品商检实验室,是中国炭素行业新产品研究开发中心、新技术应用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和出口产品的商检中心。
中钢集团为中国钢铁工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而钢铁工业离不开炭素制品。吉林炭素发展中遇到靠企业自身无法彻底解决的历史问题;中钢要完善为钢铁工业提供综合配套的服务功能,自然而然就会选择吉林炭素作为重组对象。
整个重组过程,黄总用三句话来概括,“谈判周期漫长,艰苦异常;重组进程复杂,环环相扣;企业包袱沉重,剥离困难”。黄总回忆,从2005年9月4日签订重组框架协议,到12月1日签订正式重组协议用了三个多月时间;从12月1日到今天,又过去了4个多月。谈判期间,中钢集团与吉林省国资委本着实事求是、真诚合作的精神,切实解决了企业大量债务和分离社会职能等许多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使谈判各项工作能顺利推进,最终达成了一致。而且就在9月4日签订框架协议前,中钢集团还支付了1000多万元,来和吉林省政府一道积极解决吉炭历史问题。
黄总表示,中钢重组吉炭,看重的是吉炭在炭素行业内的龙头地位,看重的是吉炭对炭素行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中钢要通过对吉炭的重组逐步实现对全国炭素产业的整合,这样会有利于炭素行业的健康发展,会提高中国炭素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遭遇股改
就在中钢集团与吉林省国资委积极推进吉炭重组过程中,遭遇了重组过程不可逾越的股权分置改革。如何股改?成为中钢集团重组吉炭的一道难题。“股改是重组当初没有预料到的事情。”黄总直言不讳的说:“中钢集团与吉林省国资委签订的协议是购买吉林炭素全部国有股权,并且综合收购成本要高于每股市场价格。作为中央企业,面对如此高昂的收购成本,如何进行股改?”
“作为任何一个投资者,如果换位思考,我想他都能明白我们面临的困境。但后来,中钢抱着与广大吉炭投资者共赢的态度,本着最大的诚意,付出艰苦的努力,推出了目前的股改方案。虽然市场方面在推出方案之初有不同的声音,但聪明的投资者一定会认同我们的方案。”
黄总强调,吉林炭素目前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主业,2005年与2003年相比,吉林炭素的产品总量、石墨电极产量、销售收入等指标连创新高,其问题主要在于财务压力沉重。目前,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占用的资金总额已接近6亿元,导致公司目前债务负担沉重,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目前吉林炭素大股东吉炭集团已经积重难返,无力偿还大股东占用。解决大股东占用即是企业重生的唯一希望,也是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的迫切要求。
“将股权分置改革、股权收购、债务重组组合运作,是目前重组吉林炭素的最佳共赢方案。”黄总再次强调:“通过这个方案,纳入中钢产业链后吉炭活了,流通股东持股价值也提升了,能够实现所有投资者的共赢局面。比方说吉炭是五个指头,三个指头是资产,两个指头是负债,减少一个指头的负债,相对资产就增加一个指头,这笔账很好算。”
谈到股改对价,黄总表示,通过路演、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与广大投资者沟通后,中钢了解到,对于吉林炭素这样的企业,投资者更在意公司未来业绩以及业绩支撑之下的二级市场表现方面。本着与广大投资者共赢的态度,中钢集团进一步调整了股改方案,增加向全体流通股股东派送认沽权利。
“派送认沽权利,体现了中钢集团对吉炭未来发展的信心;而增持股份的决心,也将有助于市场形成对公司股价的良好预期。”黄总坚定的说:“中钢集团重组吉炭最终实现的目标是多赢局面,投资者更重要的是了解重组对公司长远发展的深远影响。”
“重组成功是对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最大保障,否则中钢退出重组给吉炭带来的损失,给吉炭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黄总表情严肃。
吉炭明天
讲起吉林炭素重组后的发展,黄总开始神采飞扬。
“吉炭目前在生产规模、装备水平、技术力量、人才储备、产品品牌等方面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据绝对优势。重组后,吉炭将在中钢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发展炭素工业,一方面巩固当前主业,立足于优化主导产品石墨电极的结构调整,重点放在发展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研发与生产上,占据短流程炼钢及特种钢冶炼的制高点,以适应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全力发展高新炭素产业,立足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新型炭素产品,重点发展在新能源领域、高新材料领域、生物合成领域广泛应用的炭纤维、特种石墨、炭———炭复合材料、炭纳米材料等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我们坚信,重组后,作为中国最具实力的炭素新材料研发基地,吉林炭素不仅仅在历史和当前引领着国内炭素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必将在未来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炭素行业的发展方向。”
黄总认为,虽然吉炭当前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许多困难,但企业一直保持着正常的生产经营,且企业规模、产品质量、销售收入等指标在2003年以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重组后,吉林炭素作为当前中钢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必将借助中钢集团的力量,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提高公司资产质量,使公司的基本面得到彻底的改观,用一年的时间,使重组后的效益得到初步体现,达到扭亏为盈的目标,在不远的将来吉炭必将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黄总表示,整合吉林炭素不是中钢集团的终极目标。中钢集团作为中央大型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国家政策支持,中钢集团收购吉林炭素之后,利用中钢的优势,将把吉林炭素作为整合中国炭素行业的龙头企业,与国内部分同行业企业进行整合、重组,组建中国炭素集团,短期内使吉林炭素的生产规模达到20万吨以上,赶超美国尤卡公司、德国西格里炭素、日本东海等,最终发展成世界炭素行业的派头兵,影响世界炭素市场。
黄总还透露,目前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研发的针状焦项目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而且中钢已经与鞍山市政府谈妥了项目用地,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而针状焦是炭素产品的基本原料,吉林炭素目前为止还绝大部分通过进口取得,如果针状焦未来在鞍山批量投产,将能够为吉林炭素降低原料成本三分之一以上。
“鞍山热能研究院这样的多家中钢下属科研院所,都能够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来提升吉炭的研发优势,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推进技术进步。中钢集团的运营体系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我们相信吉炭进入中钢后,会发挥出较好的协同效应。”黄总对此非常自信。 (责任编辑:刘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