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5年4月16日第一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频道、中国企业联合会信管委、中国质量经济学会于2006年4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主办“2006中国信用高峰论坛——第二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会上还对首届中国信用建设成果和优秀参会论文予以颁奖。搜狐财经对大会进行现场直播报道。
主持人:下面有请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的孔庆泰副会长演讲。
孔庆泰:我原来在全国商业信用中心搞信用工作,从2002年搞这个事情,今天不说别的,就说在我工作的三、四年过程中碰到的四个问题,想跟朋友们简要交换一下,第一为什么现在要搞信用管理,你们是不是现在没有事干了,我说不是,为什么?有两条,一条中央要求我们要搞信用管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连续两次中央全会提出建立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我想同一件事情在中央两次全会上提出来是不多的,所以要和中央保持一致,我们就要搞信用管理。 第二点我们市场经济发展到目前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搞信用管理,为什么?因为现在市场上商业欺诈,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已经得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一个由于我们不讲信用,由于信用失控造成的直接间接GDP收入损失每年6千亿。银行处理不良资产,2004年5500亿,2005年4800亿,收回15%-20%。2005年新形成银行不良贷款5400亿,因此受处分的银行高官144个人。为什么形成不良资产?不讲信用。2003-2004年全国检查机关处理34万人,其中县处级干部1万2,省部级干部34个人,还有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县级以上干部,以及中职企业领导人,一共67万人,经过查实,它的学历错填,假填漏填达到1万5千人,说明政府信用出现问题。还有一个数字就是现在吃的食品,平均不合格率达到8%,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7%。百姓对食品不信任度低于50%。钟南山同志在全国人代会上讲,我们国家40种药品只是改了名称变成400种药品,让老百姓高价买药吃,说明我们信用基础遭到严重破坏,不搞信用管理对不起百姓,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个问题,现在国外已经搞了信用管理,已经有很多标准了,在这还制订标准瞎折腾什么,照国家搬过来得了。另外搞信用有两种观点,一种狭义的观点,一种广义的观点,我赞成广义的角度研究企业的信用,因为我们信用历史不同,我们信用物质基础不同,我们信用观念不同,信用的环境不同,特别我们信用物质基础不同,经过重新调整GDP18万亿,13亿人口也就是1400-1500美元。但是不要忘记中国农村70%的农民只占有我国GDP总产值30%,我们还有2千万失去土地的农民,还有2、3千万下岗的工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照搬国外的概念。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另外看了中国科学院发的2005报告,说明我们国家现在整个经济的现代化比美国落后100年。我们到什么时候赶上美国2002年的速度,我们要到2050年才能达到美国2002年的水平,我们2002年水平是美国1892年的水平,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搞信用工作不能从狭义的角度来搞。
第三点,有同志提出来,我现在是一个经营者,我搞经营都来不及,搞信用干什么?他想错了,商品制造者和经营者愿望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可是忘记了商品的消费者的心理,是要以最小的支出挣取最大的使用价值,这两者怎么解决,怎么平衡,靠什么拓展市场,靠信用两个字。到商店买东西,首先做到四评四看,首先要看经营者和商品制造者的品德,是不是一个骗子,是不是一个竞争的工厂。第二要评品牌,是哪家工厂和商店,生产什么产品。第三要评它的品质,第四要评它的品位,买的东西是不是适合个性化的需要。这四看四评就是看使用价值和消费的统一,离开信用两个字,制造者卖不出去,消费者不买你的东西。
第四个问题碰到的就是,搞信用工作有什么用?我说有没有用大家往往都在考虑直接用处,我按照这个等级能不能到银行贷款,我认为这太狭隘了。一个企业的经营者首先是信用经营者,控制企业一定要控制企业的信用风险,一个老板一定要把信用资源自己经营好,把它管理好,信用是一个历史的话题,信用也是一个新的话题,信用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守信者荣,失信者耻,守信者胜,失信者败。这就是历史的结论,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