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题为:“最不坏的制度”与“无制度的狂欢”
报载:最近,上海两所著名大学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进行了面试招生的试点。以两校在中国的地位,不由得人不期待其精彩。尘埃稍稍落定,笔者略作观察,不禁深深折服——到底是“馒头”诞生的地方!
我们首先来看复旦大学的考题。 其中之一问:“上海有一家工厂污染超标,但市政府视而不见,工厂继续生产,污染不但加重,已经激起了市民愤怒,如你是一名有社会责任心的人,你会怎么解决这一问题?若你努力以后,问题仍没解决,你怎么办?”如果报纸的登载没有错误,学过逻辑的人就会发现,这是一个pseudo-Question(假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假设A生说: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学生,可是我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我鼓起勇气给《新民晚报》写了封读者来信,可是编辑没有登,我只好算了。就这个“问题”本身,这个回答不能说不是答案之一。如何让这样“消极”的回答者受到“惩罚”呢?只好借助于道德判断。我们不是说这个社会不需要道德判断,但高考作为一种工具理性,容不得道德判断泛滥,当年小平同志排除万难、决定高考不搞政审的远见和英明不知道出题老师有没有思考过。
再来看一道上海交通大学的考题,“所有老师中你最喜欢与最不喜欢的是怎样的老师?不喜欢的老师的课,你会上得好吗?”——假设B生说:我最喜欢的老师是英俊的老师,最不喜欢的是不英俊的老师;可是,不英俊的老师上的是主课,我不喜欢但也不得不上好——又是一个pseudo-Question。我们的出题老师究竟想从中考察学生的什么呢?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中蕴藏着智慧、能力和品质的差别吗?
我们是很纳闷,但复旦、交大同为985名校,英雄所见不可避免略同,比如两校都考到了校训——我们可以想见出题老师的潜台词:不知道我校的校训,说明你对本校没感情,还来面什么试。两校校训都是名言,下死功夫背背不是坏事,可是,复旦、交大现在在读的学生都知道本校校训及其来历吗?如果发现某个学生不知道,如何惩罚——面试的时候答不出来可就吃一个零蛋啊!
当然,两校考题也不总是那么土得令人郁闷的,从中,我们还看到了赵本山、范伟式的“忽悠”,比如:“问一个问题难倒我,前提是你自己必须知道答案。”如果我是考生,我的回答就是:“您知道我在想什么吗?”禅味十足,令人神往。
而且,两校在面试中显然很着意培养学生作为未来政治领袖的意识。复旦大学的问题之一是:“你是否赞成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为什么?”多么像电视台记者把话筒伸到汽车窗玻璃下的采访。不过,拜托,这是民意测验还是考试?复旦大学是一所国家投资的国立大学,
能不能上应当看我的学养,赞成如何,不赞成又如何,跟能力何干?
再看看学生认为最难的“问题”。“你对上海房屋规划中的房屋间隔问题了解吗?”——这是上海市规划局在招考公务员,还是对外地考生的一种变相歧视?
我们知道,这些年来,不少人对高考有意见。但是,平心静气地想,高考是改革开放中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是“中国奇迹”的真正基石,是目前中国“最不坏的制度之一”——政治学中,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高考为亿万有志之人提供了最公平的机会,来实现社会学上所说的“横向移动”(比如从苏北到上海)和“纵向移动”(比如从生产队记分员到复旦、交大教授)。高考制度下的“高分低能”者一直比“低分高能”者更少;清华、北大、南大、复旦、交大等名校学生演绎的传奇,早就证明“北大学子改行卖猪肉”其实是难得一见的新闻。
正因为如此,对那些心疼孩子、担心孩子损失创造力的家长们,我们承认是出于善意,我们同意应当迎难而上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那些对高考制度不遗余力加以诋毁、攻击,必使之崩溃而后快的“专家”们,我们不敢说其“潜意识”是想在无制度的狂欢中上下其手,但我们清楚地记得,公社书记看两眼可以决定谁能上大学的年代,女“知青”、男“知青”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论学识、论见识,复旦、交大的专家们,当然不是当年某些无良的公社书记所可比拟的;“就社会上的学术造假发表你的看法”,也显见交大确实有面对“汉芯一号”之类丑闻的勇气。正因为如此,我们为他们以这么大的动静,搞这么一场看似有趣、实质“恶搞”之极的游戏,痛心不已。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