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4月17日电(陈季玉)从国道324线和319线交接处北拐,沿着村道蜿蜒而行,满目的田园画境中,闽南传统的红砖厝和崭新的现代房舍参差散落其间,这里就是厦门集美区灌口镇双岭村。
从1999年起,陆续有台商来到这里开办农场,他们不但带来了台湾的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本地人对农业的传统诠释,注入了小农企业化经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许基炫:圆与花草为伴的梦想
来自台湾彰化的许基炫最早扎根双岭村,干了大半辈子建筑的他选择这里成立了岭阳园艺有限公司,圆他与花草为伴的梦想。只种叶子不种花是岭阳园艺的特色,6年多过去了,许基炫的业务打开了国内外市场。
在双岭村村民看来,许基炫先生是不一样的“农民”。许基炫刚到双岭村时,当地农田种植的是清一色的水稻,他热心地引导村民种植“虎尾兰”等观叶植物,帮助他们寻找销售渠道。现在不但有30多位村民成为他公司里的农业工人,而且双岭村已经有了1200多亩花卉种植基地。随着专业种植户的增加,去年5月,厦门市首个正式挂牌的花卉合作社——集美区双岭农富花卉苗圃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采取农民土地入股的“股份制”和订单生产的“分散式”两种经营模式,吸引了70多个种植户参加,种植小盆栽花卉品种上百个,出口产品以“虎尾兰”为主打品种,主销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年营销额200万元。
江清银:“牧鹅”养老的集美区首位台湾个体户
“鹅公”江清银在台湾可是个名人,十几岁起就跟着父亲学养鹅和经营鹅制品,他的盐水鹅和薰茶鹅在台湾彰化一带非常出名。江清银还是个有名的鹅医,曾在1984年台湾“鹅瘟”事件中研制鹅瘟疫苗获得成功。在把技术传给儿女后,祖籍福建永春的“鹅公”江清银回到大陆,应用小农企业化经营套路,选择了双岭村来“牧鹅”养老。
闽南人对养鹅兴趣不大,吃鹅肉的人也不多。为了推广鹅肉,“鹅公”到市场摆摊,免费供人们品尝,慢慢改变了周围的人对吃鹅肉的偏见。“鹅公”把种苗分散到周边农户饲养,办起免费培训班传授技术,带出了双岭村,乃至闽南、闽北的一批养鹅专业户。今年年初,国家出台鼓励台港澳居民在祖国大陆申办个体工商户的政策。“鹅公”江清银成为集美区第一位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
陈信治:“随花而居”逐蜜源
陈信治是在大陆考察完毕后,才选择了双岭村定居的,因为他发现这里成规模的果园和苗圃正好为养蜂提供了天然的蜜源。
陈信治66岁了,他“随花而居”的养蜂生活是从50岁后才开始的,此前陈信治是台湾的棒球教练。陈信治了解到,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蜂基地和蜂蜜出口国,但祖国大陆百姓的蜂蜜年消费量仅为60克/人,而台湾地区是1400克/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1600克/人。陈老于是萌生了到祖国大陆养蜂的想法。陈老养的蜂与当地养蜂户不一样,是体型较大的意大利蜂。除了蜂蜜,他还生产花粉、蜂王浆和蜂胶。不少在厦台胞特地向他购买蜂胶等产品,还有人带回金门去。
杨朝村:厦门最适合种台湾山苏
杨朝村先生到双岭村是为种台湾山苏来的。他研究了许多地方多年来的气象情况后发现,厦门是最适合种植台湾山苏的地方。
在台湾,这种道道地地的绿色蔬菜非常受欢迎。2004年,杨朝村夫妇在双岭村租了15亩地,住了下来。在灌口试种的1年半里,杨朝村从来没有给山苏喷过农药,也没有施过化肥,而是以农家有机肥代替。现在可采收的山苏有2亩多。按照1公斤40元的价格卖给厦门酒家算,每月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
庄添福:孙子和红龙果一样自由成长
庄添福老先生的打扮格外引人注目:一身黄色唐装,留着长长的胡须,戴副宽边眼镜。他在双岭村安家的理由也很特别:为了让孙子到大陆读书,结交大陆的朋友。庄老认为,孙子这代人日后的发展环境肯定是在祖国大陆。如果让孩子从小在这里长大,他就会有许多一起长大的同学、朋友,这对他的人生和未来的发展很重要。来厦门后,庄老把孙子送到了普普通通的双岭小学,他诙谐地说,孩子就和动植物一样需要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和农村孩子一起在乡野间奔跑嬉戏有利于个性健康发展。
5个春秋过去了,孙子从一年级读到了六年级;庄老20亩的红龙果园也已硕果累累。庄添福告诉记者,几年前还不知红龙果是何物的“在地”朋友,现在都接受了这一台湾名果,同时还知道庄家果园的红龙果可好吃呢。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