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绘“十一五”对外开放蓝图时,辽宁捧出了五颗珍珠、一条玉带,精心镶嵌于渤海之滨、黄海之畔。其闪动的七色光芒,一经示人便吸引来世界的关注目光。
在“十一五”发展的新征程上,辽宁牢牢把握双重机遇,以沿黄、渤海的五个重点发展区域和一条贯通全省海岸线的滨海公路建设为核心,实施了“五点一线”的对外开放新战略,以独到的视角、科学的理念和丰富的内涵,构筑起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全方位扩大辽宁对外开放的崭新格局,勾勒出引领全省经济腾飞的全新途径。
2月1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正式颁布,为“五点一线”开放战略的快速推进注入了新的动力。目前,以“五点一线”为支撑,“西拥渤海、东挽黄海”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刚一起步,就已日渐成为外商外资竞相涌入、内商内资纷至沓来的开放热土。
展望未来,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不仅会为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辟出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开启更加科学的发展思路,而且必将进一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跃上更快、更强、更趋和谐的新高度。
一条加速振兴的必由路
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加速振兴,关键在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五点一线”为支撑,着力打造沿海经济带,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加速振兴的必由之路。
“五点一线”开放格局的形成,发端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文件),吹响了东北大振兴的号角。为把握振兴机遇,辽宁省委、省政府结合省情实际,迅速形成了“一个中心、两大基地、三大产业”的振兴战略。其中,以建设大连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为牵动,沿渤海重点地区大开发、环渤海滨海公路建设等开放思路初步形成。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国办[2005]36号文件),为老工业基地指明了以大开放促进大振兴的航向。辽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和用好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同年7月,辽宁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在促进环渤海地区开放的基础上,将沿黄海地区的开发一并纳入开放格局之中,使全省的对外开放战略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此后不久,一个覆盖全省所有沿海地区的“五点一线”开放构想清晰浮现。
今年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颁布,明确界定了五个沿海重点发展区域。与此同时,12条促进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也正式出台,为“五点一线”开放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至此,“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式形成。
《意见》指明,“五点”包括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以及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在开发五个沿海重点发展区域的基础上,辽宁还规划建设一条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东港市,全长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形成了贯穿全省沿海地区、促进扩大开放的“一线”。
开发“五点一线”,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优势。就东北地区而言,辽宁的开放优势在于沿海。辽宁的港口承接了东北三省绝大部分进出口贸易。从全国范围来看,辽宁的开放优势在于土地资源。海岸线上为数可观的沿海滩涂、废弃盐田,是迎接国际产业转移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一位国内金融界人士在了解了“五点一线”规划后感慨道,辽宁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势必将造成轰动效应。这个效应就是土地效应。发展空间的有效拓展,将成为辽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经济起飞的特有优势。
据统计,沿海经济带上五个重点发展区域的总规划面积达374.33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的规划面积超过了140平方公里。在国内部分地区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瓶颈效应日益显露的今天,辽宁在紧邻港口的海岸线“黄金地带”划出的数百平方公里开放空间,无疑将会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格外关注。
前不久,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期间,省对外开放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随着“十一五”期间“五点一线”的开发和建设,辽宁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所显露出的区位优势和空间优势,将更加突出。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