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汉城市圈示意图
刘小青 绘
中部崛起,将成为“十一五”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华彩乐章。
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考验的已不仅是一两个城市的经济实力,而是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从美国东北部的大都市带,到中国区域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虽然名称各有差异,但这些城市群早已因其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极强的经济活力和极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成为所属区域经济的龙头,引领着区域经济发展。
从今天起,本版“区域经济观察”专栏推出连续报道“聚焦中部城市群”。我们选取了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这三个工业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中部城市群。从城市群的分类上讲,它们也分别是“单中心”、“双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群的代表。我们期待听到,在中部崛起这一华彩篇章中城市群奏响的音符。
湖北飞起“九头鸟”
“一小时城市圈”呼之欲出
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如今,湖北大地上飞起了“九头鸟”。2002年,武汉城市圈开始启动。它以武汉为核心,与周边的黄石、孝感、黄冈、鄂州、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形成“1+8”九城一体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一体化的产业布局、一体化的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建设。
武汉城市圈的初步建立,给9个城市的居民带来了实惠:城际交通越来越快了,城市间支票结算也能实现电子支付了,周边县市农村的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更畅通了,武汉市民“菜篮子”里的菜越来越水灵了……2005年,武汉城市圈实现人均生产总值14008元,约为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1.2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8亿元,比上年增长24%,高出该省平均增速8个百分点……
交通一体化,是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到去年年底,连接武汉城市圈内的7条高速公路――武汉至孝感、咸宁、鄂州、麻城、红安、仙桃、洪湖等7条高速出口公路已全部开工,“一小时城市圈”呼之欲出;今年2月,湖北邮政全夜航速递局挂牌,武汉城市圈内之间的特快专递邮件,当天就能送达;去年底,武汉电子支付系统由武汉延伸至周边黄石、鄂州等7个城市131家银行网点。此前,武汉城市圈内九市已实现通存通兑,同步结算。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秦尊文说,同国内其他三大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圈存在经济总量偏小、经济效益不高、结构升级缓慢等突出问题,发展明显滞后。用2001年的指标来衡量,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武汉城市圈都不到长三角或珠三角的50%,人均GDP只与环渤海城市圈相当。对此,秦尊文认为,和国内三大城市圈比,武汉圈的最大优势是圈内城市都在省内,相对好协调。
“1+8”要大于9
能否如愿,关键在武汉这个“1”
“1+8”,一定要大于9,这是圈内9个城市的共同心愿和目标。有人指出,是否能够如愿,关键在武汉这个“1”。
2005年1月,年产300万吨钢的大型企业鄂州钢铁集团公司,全部股权无偿划转给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武钢在鄂州投资10余亿元,建设亚洲最大的球团矿生产基地。联合重组的聚集效应很快显现,2005年鄂钢全年实现利润1.02亿元,同比增加800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秦尊文说,城市圈发展已成为企业跨城兼并重组的“加速器”,而且,在产业对接中,武汉城市圈逐渐形成了“双迁模式”,即总部迁到武汉,加工基地迁到周边。“总部经济”和“分厂经济”正在形成。近年来,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黄石)等企业,纷纷将总部或研发中心移到武汉,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一棉集团公司等一批武汉企业,则纷纷到周边城市开设生产基地。
由于地理位置毗邻,仅落户鄂州葛店开发区的由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就达数十家。这些企业的研发中心多在武汉,而产业基地在葛店。一些加工型企业生产中心转移到葛店,但销售中心仍然留在武汉,形成了以葛店为工厂、以武汉为市场和研发机构的“前店后厂”的经济格局。葛店的崛起是武汉经济圈的一个亮点。
另外,周边城市企业也以武汉大企业、大产业为龙头,主动进行产业配套。黄石企业主动与武汉生产汽车、空调、冰柜的大企业配套,生产压缩机、离合器等数十种产品,双方合资合作项目已达16个,总投资30多亿元。
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军说,来自武汉城市圈内的农产品,已占到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生鲜产品总量的80%,城市圈内的农产品销售额已占到中百仓储总销售额的20%。
项目放哪里 规划说了算
期待多赢,整合刚刚起步
更多的聚合效应还期待有效的多赢机制。我们采访了武汉城市圈内的4位县委书记。谈起武汉城市圈,他们的感受是,县这个层面,似乎没有从中直接感受到什么好处,也没有感受到有什么实质性的推动。说起产业对接和城乡互动的成果,他们认为,那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没有城市圈的概念,农副产品不照样进城?!
感性的东西未必全面、准确,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圈子的组织程度还不是很高。他们认为,既然搞城市圈了,就应该制定统一的规划,产业的布局,应该打破行政壁垒,项目放在哪里,规划说了算,而非哪位市长说了就行。
有人认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武汉,应该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也有人认为,武汉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城市圈范围内实行“退二进三”;还有人认为,没有制造业带来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以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就没有繁荣的基础。
第二种观点似乎更能说服人。武汉作为中心城市,不仅是武汉人的城市,也是武汉城市圈群众的城市。长期以来,城市圈内的鄂州、黄石等地群众的大宗消费,都习惯到武汉来,不仅购物,到武汉看病、上学、旅游的也不少,一位县委书记说,仅黄石流向武汉的消费性资金,每年至少有2亿元。
话虽这么说,但是,现行体制决定了每位市长都很计较两本账:GDP和财政收入。这就导致一般情况下,项目迁入没什么问题,迁出就麻烦了。为此,有人建议,应该建立一种利益调节机制,让企业迁入地,分一部分GDP和财政收入归还企业迁出地。实际上,类似的办法,已经在实践。二汽从十堰迁入武汉,武烟集团兼并湖北18家小烟草企业,都采取了类似的办法。
虽然不指望一蹴而就,但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历史赐予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相信,创造了昨日辉煌的武汉人,也一定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人民日报》 (2006-04-19 第06版)
(责任编辑:田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