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海举行了出租车运价油价联动机制听证会,与会代表就申请方提出的两个提价方案进行了听证。
自从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再次提高成品油出厂价格后,如何减轻油价上涨给出租车司机带来的负担,就提上了各地交通和物价部门的工作日程。 北京拟于近期召开听证会,适当调整出租车运价。沈阳于4月10日召开了听证会,将出租车的起步价调高到8元。面对各地已经或即将举行的出租车运价听证会,我很想问一句:运价听证会最应该听什么?
回头看看各地已经举行的听证会,听证代表们几乎都认可一点:运价非涨不可。而听证会上的主要议题,则是怎么涨、涨多少。这样的听证会,其实只是就乘客要承担的成本进行了听证,提价则几乎是预设的前提。
各地的运价听证会都强调:提价不是为了增加经营者的收益,只用于消化油价变动的因素。既然如此,听证会就不该只讨论乘客该掏多少钱。在抛出提价方案前,至少有两个问题要先行解决:出租车企业该为消化油价变动因素尽哪些义务?按照政府、企业、乘客共同承担油价上涨成本的思路,在为的哥减负的问题上,政府、企业的举措和乘客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听证会只讨论怎么涨价,而不涉及出租车企业做了什么、该做什么,也就怪不得乘客会有“听证会就是涨价会”、“板子只打在乘客的屁股上”的误解了。
北京要提高出租车价格的消息传开后,《中国经营时报》的记者调查发现,的哥几乎百分之百地反对提高运价,而希望多给点补贴或减少上交公司的“份钱”。理由很简单:运价提了,乘客的支出多了,打车的可能会少,的哥的收入甚至会减少。
油价涨了,的哥的开销大了,但运价涨了,收入却未必会有相应的增加。为了消化油价变动的因素,即便非得要涨运价,也应该把企业的作为和乘客的贡献打包一起听证。据昨天的《华厦时报》报道,“开黑车是北京出租车司机最大的理想”,因为“没有‘份钱’的压力”。这是一种无奈的反抗,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从这一点来看,比提高出租车运价更为迫切更为实际更为有效的办法,应该是从“份钱”上做文章。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