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各位来宾,今天受论坛邀请,就有关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这一节的主题讲节约型社会,因为时间关系,我就把问题集中到这样一个问题的讨论。从传统的节俭社会到现代节约社会的转型。 我们首先看现代经济的发展,两百到三百多年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他取决于很重要人民的行为,一是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在西欧产生工业革命的时候,那个时候产生了基督教新教的革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财富是正当的,在过去旧的宗教传统理念中间认为富人要进天堂,比骆驼钻到针眼你还要难,意思就是说,富人进不了天堂,富人追求财富是不正当的,过去基督教的教义的概念,宗教革命之后,首先就是这个概念进行了革命,也就是说富人、商人追求财富正当,一个观念的改变,第二个观念的改变是说当你有了财富之后,你怎么办,在封建社会的时候,财富是国王和皇帝分工的,有了财富之后,很豪华的生活,用大量的资源搞各种礼仪,宗教革命以后,对这个观点进行了革命,赚了钱之后要有一种节制自己的欲望,少挥霍,要节约、节俭,节俭干什么呢?把节俭下来的财富继续用于投资,发展生产。
当年为什么工业化会产生于西欧,很多学者解释和当时新教的革命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人的观念改变,人的行为改变,从而解决两个最基本的资本主义增长的原理,第一个原理是说追求利润和财富,追求财富是正当的,整个社会有了发展经济、追求财富的动机,这是资本主义增长的第一个要求。
第二个要求,积累。有了财富之后,你必须把你的财富不要更多用于消费,而用于积累,所以,我们就讲,由于对于财富的追求和对于收入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导致了资本主义工业化重要的原因。所以,大家就知道,当时有很多的学者就说,一个国家如果要经济起飞,从一个传统的社会要经济起飞,经济的含义是什么呢?很多经济学家就解释说,一个传统要进入经济起飞,它的经济上面显著的标志就是要使社会的储蓄率从5%以下,低于5%的储蓄率要提高到10—15%以上的储蓄率,然后使得储蓄率能够持续储蓄,这个社会就进入了经济起飞时期。
这个是学者们的研究,大家可以看,如果从学者研究的话,来看看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行为,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节俭传统的民族,它的储蓄率非常地高,行为上愿意节俭,节俭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前面我讲的,发达国家从经济停滞到经济起飞大约储蓄率增长10%到15%以上。
发达国家现在他们的储蓄率是多高呢?所谓储蓄不是说仅仅是在银行里面的存款,学过经济学的同志都知道,所谓储蓄就是全部收入中间,不用于当期消费的,这个钱不用于当期的消费,这样一个部分就叫储蓄,一百块钱,花了八十块钱,为了当前的消费,吃穿用,你还有20块钱不用,这20块钱就叫储蓄。
为什么储蓄率高呢?会产生经济增长呢?是因为所有的投资都来源于储蓄。我们前面讲了资本主义积累,资本主义积累的意思是什么呢?资本主义积累的意思就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所以,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储蓄,就没有投资,投资所有的来源,投资唯一的来源就是储蓄,包括本国国民的储蓄,也包括外国国民的储蓄,然后转移到我们这儿来,反正都是储蓄,否则投资从哪儿来,投资来源于储蓄,所以讲储蓄高就是好。
所以我们就看看发达国家目前的储蓄率是多高呢?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储蓄率大约在5—20%之间,也就是说,一个美国人如果挣了一百块钱会花掉80和85块钱,他节省15—20块钱,但是美国现在这个社会到了发达社会以后,储蓄率变得越来越低,低到多少呢,它低到了5%,甚至有的年份,根据家庭调查储蓄率甚至是负的,也有这样的情况,他挣了100块钱他花了110块钱,西方国家,大约储蓄率大约在20%左右,欧洲国家比美国高一些,东亚国家人的储蓄率大约25—30%之间,也就是说东亚的人,日本人、韩国人这样的国家的人,他们差不多如果挣了100块钱,差不多会花掉70块钱或者75块钱。日本是一个储蓄率比较高的国家,日本人大概是说,他挣了100块钱,他差不多要花掉70块钱或者70块钱不到一点,它的储蓄率也能达到30%,把30%的钱用来储蓄。中国是一个非常节俭的民族,中国的储蓄率是多高呢?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的时候,储蓄率大概是在25%—30%,当时我们就说,按照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这样的储蓄率太高了,我们是高积累、低消费,后来要刺激消费,进入市场经济之后,认为经过市场经济之后,计划经济那种高积累会消失,走到和一般的发达国家一样,20—25%储蓄率比较高的,计划经济时期储蓄率是25%,更多的财富积累太多了,因为消费不足。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经济以后,很奇怪,中国人的储蓄率越来越高,现在储蓄率会超过40%,甚至有的外国学者给我们统计,甚至可能超过一半,也就是说,中国人把挣的100块钱之后,拿了45块钱和50块钱不花,把它存下来,干什么呢?变成了投资。
所以,在中国的发展中间,这两年我们发现,发展中国家所担心的事情在中国很容易解决,15%的储蓄率在中国太容易达到了,经济起飞了,问题是中国现在产生一个悖论,在消费领域中间我们高度节俭,但是我们的投资是来源于储蓄,储蓄是必须要全部转化为投资,供求才能够平衡。假设花掉65%,还有45%,如果45%中间,其中只有30%转化为投资,如果还有15%转化不了投资的话,这个社会就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了100块钱的东西,最后只用掉了85块钱,还有15块钱就剩下来了。所以我们就知道,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有凯恩斯主义,微观决策的正确或者是美德,加起来不一定导致宏观经济的有利后果,节俭是美德,如果大家都有这个美德,这个美德加起来最后对于宏观经济未必是有利的,为什么是未必是有利的?如果投资不足的话,有效需求会不足,如果有效需求不足,这个社会就要进入经济衰退,产生经济危机,所以我们知道,凯恩斯就说,如果大家的消费花掉了一部分,私人的投资如果占到了35%,假设还有10%的收入,既没有变成消费,也没有变成私人的投资,怎么办呢?凯恩斯就说,要采取宏观扩张的政策,多发行货币,多发行货币还解决不了10%,政府要投资,政府用财政支出的办法把10%窟窿差距堵上,所以这样供给和需求就平衡了。在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间,产生很悖论的现象,一种现象是说,我们的消费节俭世界最高,挣了100块钱省下来45%、50%,然后呢?把大量的钱用于投资,所以在生产领域中间,又出现了高投入和高消耗,储蓄的资源很充分,大家省了很多的钱,把钱用到生产中间,生产中间就是高投入,高投入我们有储蓄,高投入以后高消耗,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对中国经济来讲,本来是很有利的事情,怎么现在产生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变得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世界经济的格局失衡了,为什么失衡呢?中国人的高度节俭和高储蓄,我们省了很多的钱,美国人是高消费,美国人挣的钱差不多全消费完了,消费完了以后,还不够,中国大量生产的产品卖到美国,这个钱也不花,怎么办呢?把不花的钱借给美国人。怎么借呢?买美国的国债,世界就失衡了。中国大量出口到美国,我们是顺差,我们挣了很多的钱,美国人钱不够,因为钱花完了,甚至有的经济学家统计是负储蓄率,我挣了100块钱,我花110块钱,从哪来呢?借债,谁借呢,跟中国人借,中国人赚了很多的钱,把钱借给美国人,美国人再花,美国经济是一个消费拉动的经济,消费很强,油需求,就拉动它的经济,中国是什么呢?中国是一个投资推动的经济,大量的投资,如果不投资,经济会衰退。投资领域里边,我前面讲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
然后造成整个世界格局的失衡,中国大量的顺差,中国和美国之间就要贸易摩擦,美国人说,中国人赚这么多钱,中国人其实生产了大量的产品,廉价产品卖到美国去,美国人消费者得了很大很大的好处,东西很便宜,他们可以花更多的钱更高的消费,中国人就拼命生产,生产以后把钱再借给美国人,是这样的状态,世界经济产生失衡状态,贸易摩擦。各有各的利,中国人说我根本没有占人家便宜,我辛辛苦苦的,我投入这么多资源,我的环境也破坏了,生产这么多的东西,那么便宜卖给美国人,美国的消费者得到那么大的好处,结果你们还说我们倾销,还说中美贸易不平衡,还把责任推给中国,逼迫中国人民币升值,为什么卖这么多东西,因为人民币币值高多了,是这样的状态,我们可以看中国人的行为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对于中国经济起飞,对于中国二十多年的经济成长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否则我们不可能有这么多投资项目,有这么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的生产能力成长这么快,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有储蓄的话,没有储蓄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就没有增长。但是中国的行为走到另外一端,中国这样一种传统节俭的行为,对于现代的经济增长来说,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它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我们深入分析,中国的美德,在消费领域中间,怎么办呢?个人消费很低,希望增加公共性的消费,以公共性的消费保障私人消费的支出,消费有两种,一种是公共性消费,一种人私人性消费,总体来讲,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性消费太少,钱用于公共性的消费太少,大量拿在国家的手里面,也是用来投资了。用于消费比较少,特别是用于消费的保障比较少,所以,我们的私人消费本身就具有节俭的传统,再加上政府的政策,就更加趋于保守。
生产领域中间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中国人的节俭还不仅仅是说,一般意义上我们说的节俭,我们继续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它的奥秘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财产是自己的财产,他会非常地节俭,如果财产是公共性财产会表现出比较大的浪费,中国的传统观念或者的行为上倾向于比较浪费,很多外国人认为,中国的公共场所比较脏,私人财产,如果在家庭里面,会把自己家里面搞得很干净,但是楼道比较脏、院子比较脏,公共性消费有问题。在生产领域中间,为什么会产生高消费、高投入呢?因为在生产领域中间,公共性资源价格是低估的,所以很多公共性资源成本没有反应在企业内部成本,变成了外部的成本,所以,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产生了两个很独特的现象,一个现象是雪崩式的竞争,利用更多廉价的资源,特别是公共性资源,也包括环境、大量石油资源进行竞争,降低价格。第二个是地区之间产生的竞争,不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是地区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看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好像更符合竞争的要求,我有资金,我把公共性的资源价格压低,哪些是公共性的资源呢?比如说土地资源,国家拿在手里,用各种优惠的办法,很低的价格投入生产过程,环境的条件、标准的降低等等。从这个领域来看,在生产领域中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让消耗公共性资源的成本尽可能内部化,过去在生产领域中间为什么会高消费呢?当然有很多的原因,有技术上的原因等等,但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是说,公共性的资源价格低估,而且在地区间产生竞争的时候,不仅仅是企业竞争,地区之间要竞争的时候,地方政府有什么样的办法提高我这儿的竞争能力呢?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降低公共资源的价格。一开始是把税降低,减税、免税,这是第一个好用的办法。第二个好用的办法,降低土地价格,这个现象到现在为止仍然如此,招商引资,也没什么好高招,就说土地便宜、减税或者是先征后退,反正土地降到非常低,甚至零价格也可以出让,地方政府没有更好的办法,再一个就是说降低环境的标准,环境资源价格下降,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中国的行为,要让生产领域消耗公共性资源,让它的成本尽可能内部化。消耗多少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价格企业承担,企业才会有节约资源的动机。前面我所讲的问题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消费领域中间应该增加公共消费支出,医疗、卫生、保障等等,这个问题也不那么简单,前面讲的问题有可能产生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公共性消费效率是比较低的,这个东西如果不是个人购买、消费,把这个钱集中起来用于公共消费支出的话,通常来说它是比较低效率的,自己的100块钱和政府拿的100块钱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有可能产生这样的问题,这是我们国家目前在经济政策上面要考虑的,从理论上讲,既然个人消费不足,应该增加公共型消费,但是公共型消费的效率比较低。
第二,公共型资源成本内部化,有可能导致企业竞争力短期损失。为什么高消耗、低效率,因为公共资源价格太低了,提高公共性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的价格,从这个方面来讲提高资源节约的程度,但是同时会产生负作用,有可能导致企业竞争力在短期内的损失。如果油也涨价了,土地价格也上涨了,能源价格也上涨了,资源保护程度提高了,环境标准提高了,当然好,对资源节约型有好处,但是在短期内,企业能不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的话,很可能会降低中国企业竞争能力,长期企业会调整,慢慢地会适应、增加自己的效率节约资源,但是毕竟在短期内是这样的,特别是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处于高度不平衡的状态,每个地方不太一样,东部地区也许可以走向比较节约资源的道路,但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客观来说,在现阶段的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的比较优势。如果依赖于资源的比较优势,资源的价格又上涨了,当然对你的比较优势是有损失的,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有可能会强化政府的干预。原来市场经济情况下,中国人的行为是这样的行为,现在你说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等,谁来做这件事情。政府来做,意味着可能政府要更多地集中资源,意味着政府要更多地控制经济的过程,甚至在有些领域中间,要出现政府主导的现象,甘蔗没有两头甜,要解决公共性的问题、环境的问题,势必意味着政府干预的强化。在节俭型的传统社会向节约型的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很容易说明白,但是在解决的过程中间,每一项政策都是有利有弊的,你别想着政策好得不得了,就像医疗改革一样,政府投入太少了,应该政府主导啊,市场负作用很大,市场是有负作用,是可能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问题是政府如果集中更多的资源,政府强化政府的干预,也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它一定会产生另外的问题。所以,我们就讲,在传统节俭型社会向现代节约型社会转变的时候,有可能产生这样一些问题。
到底社会要转型的话,转到现代节约型社会,会有一些什么样基本的特征,我前面说了节俭型传统社会的问题,尽管它是美德的,并不是在所有领域节约,在个人消费领域节约,在公共消费部分在生产领域中间是高储蓄、高投入、高消耗、效率比较低,导致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解决经济起飞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经济持续增长的问题。但是我们节俭型社会向现代节约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但是在解决社会这些问题的时候,它会产生另外的问题,低效率,企业竞争力受到影响,再一个就是有可能导致政府干预的增强,政府解决公平问题、平衡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我们需要追求现代节约型社会应该具有什么样基本的特征呢?可能有很多,我讲三个基本的特征是我们要追求的。
第一,要有公平有效的竞争水平。政府要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等,最后导致竞争秩序不公平,不符合什么什么条件的,你就不能干,你是符合条件的你就能干,大企业符合条件,只能大企业干,小企业不符合条件小企业不能干,这样不是公平的办法,损失了公平竞争,现代节约型社会第一个基本特征应该公平有效的竞争秩序,所以应该避免滥用各种所谓优惠政策,要消除规则双轨制现象。我们现在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动不动采取优惠政策,动不动采取双轨制的办法,改革过程中间有双轨制,现在还有很多双轨制现象,比如现在中外企业之间所得税仍然没有并轨,这是一个严重制度双轨制。我还没有看到哪个国家政府有意识地、公开地限制本国的公司,世界上少见,一个政府有意、公开地说我自己的企业,我就要限制它,税收制度上抑制它,没有这样的情况。在改革开放初期,在一些局部对于外资企业为了吸引外资,因为当时投资环境不好,吸引外资采取一些政策是可以理解的,很多国家也用过的,但是现在大规模、全局性的,使用这样双轨制的现象,世界还没有,而且还改不过来,好奇怪,这不公平。过去的利润率比较高的时候,百分之十几的税率问题不大,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利润率本身就很薄,税率差十个十几个百分点,不仅如此,还有计税工资制度,960块钱以上的工资不能进成本,世界罕见,向节约型社会过渡的时候,有很多不公平的,破坏竞争的办法解决节约等问题的话,这不是现代节约型社会。现代节约型社会要有公平的竞争,这是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特征,政府的干预应该严格限于公共行为范围,减少和消除政府部门行为的自立性。政府要干预,但是政府干预行为不是干预到企业的微观经营的活动,投资这个能不能干,那个能不能干,还没有竞争,就跟运动员比赛一样的,还没有开始比呢,裁判就说你赢了,它输了,还比吗?你不能够在人家还没比的时候,你就决定谁赢谁输。中国很多政治就这样的,还没竞争呢,还没干呢,就说你不能干,它能干,那不行,我很担心会以节约、技术进步、环境保护等等为理由,政府在没有竞争的时候就规定谁赢谁输,政府干预到微观的领域,政府应该有干预和管制、调控,但是应该限于公共行为范围。
第二特征,减少和消除政府部门行为的自立性,政府是公共的,维持一个公共的有效竞争的环境,你不能够把你自己部门的利益也放到规则里面去,这个问题在中国也很严重,中国所有的各种法律、法规都是政府部门跟它自己有关的利益部门自己来制定的,或者是由它起草的,这就很奇怪了,邮电法由邮电部门起草,铁道法由铁道部主导起草,一定有意无意使自己的部门有了自立性。
现代节约型社会第三个特征,个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形成节约行为的本能和习惯,这一条也很重要,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到了,当然社会责任意识本身也是应该由法律制度和体制保证的,它也不是空中楼阁,但是到了现代节约型社会的时候,确确实实对于节约也好,对于保护环境也好,这个东西还要不仅仅是法律制度所强制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应该成为个人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它应该成为一种本能,这不容易。自觉自愿节约,自觉自愿保护环境,这是很难,没有制度和惩罚,没有奖励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当然我们应该有法律的制度,对做得好的应该奖励,对做得不对应该惩罚,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也很重要,为什么叫现代节约型社会,社会、企业有社会责任意识,要在主观上和行为的本能和习惯,这个现象现在在西方国家的企业界中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很多企业就说,我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企业,我还是一个伟大的企业。通用就讲这个话,我不仅要做优秀的企业,我也要做伟大的企业,什么叫优秀的企业,什么叫伟大的企业,他们就说,优秀的企业就是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很有竞争力的企业,什么叫伟大的企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所以,我就讲,当节俭型的传统社会现在转型到现代节约型社会的时候,它会涉及到非常深刻的和广泛的一些问题,包括我们在经济体制、政策,也包括行为,包括理念,所以现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等,这些东西都给我们树立了立意更高增长的理念和发展的理念,能够使我们的社会比较顺利从传统节俭型社会向现代节约型社会转变。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