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环球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
其实,当中国同行在呼吁反垄断的同时,他们也在更多地思考着一个问题,面对永远不会隐去的竞争,中国软件业的出路在哪里?
在《环球财经》记者就微软中国是否垄断问题调查时,中国软件业人士普遍想到的是,政府应该提供的法制与政府环境,也想到了国产软件的自主创新。
亟待相关法律规范
据新华社报道,在当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中,不少跨国公司通过贿赂,便利地绕过政策壁垒而迅速获得准入权。
报道称,有些跨国公司甚至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适应本土市场的“异化”策略,包括以出国培训的名义回报相关人士,赞助公关对象组织的论坛和研究活动,赞助受贿方的子女出国留学或为其安排工作,或请官员出国考察、休假等。文章认为,跨国公司比起中国的小公司,资金实力要强大百倍,技巧和手段更高明,危害也更大。
据有关人士透露,微软中国常用的公关手段有:与有关单位合作建立联合培训中心,资助政府官员“出国考察”,以及在地方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等手段。据说,微软大中华区某位高管“几乎与所有地方省、市领导喝过酒、吃过饭”。
华夏民族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翟东青在接受《环球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微软强大的政府公关能力,使得《政府采购法》行同虚设,微软通过政府采购加强了在中国市场的垄断”。2003年1月生效的《政府采购法》已经明确规定,在政府采购中,“除特殊情形外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
看来,加强《政府采购法》的执法检查,修改并公布实施细则,已经迫在眉睫。
部分专家认为,即使《政府采购法》得以合理执行,也不足以破解中国软件业面临的垄断问题。对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反垄断处桑林告诉《环球财经》记者,《反垄断法》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审议,其中有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规定。
倪光南院士认为,在出台反垄断法之前,中国可以用其他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微软的中国市场行为进行调查。中国在1993年出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共列举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但是缺乏对违法者的具体的严厉的打击措施。
据悉,在此前公布的《国务院2006年立法工作计划》中,反垄断法草案被列入“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立法项目”。
基础软件业需要支持竞争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广大消费者对微软的垄断和高价普遍存在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愤懑,甚至一度有人喊出了“盗版有理”的口号。
正当人们为摆脱微软的垄断而一筹莫展时,Linux等开放源码软件为全世界软件界带来了终结微软垄断的希望。在目前中国还没有反垄断法的情况下,打破垄断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引入竞争。李武强认为,“开放源代码软件和国产软件的竞争,有助于打破基础软件的垄断,又会在降低价格的同时减少盗版。”
以前无论是在操作系统还是办公软件方面,用户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基本上就只有微软的产品,也只能被动接受微软的垄断高价。而随着中国自主的开源软件开始成长,用户选择的余地大了,微软的产品价格也有了商量的余地,不仅价格降下来了,而且政府采购还可以再杀价,而这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显然,没有与之竞争的开源软件的崛起,就没有今天这种局面的出现。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陆首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的IT产业起步比西方差不多晚了20年,对个别跨国软件企业的垄断形成强烈的依靠,这时不能让市场决定一切。
倪光南认为,在目前的这种垄断局面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政府放任市场进行所谓的“自由竞争”无疑是保护垄断。如果听任微软通过各种手段“围剿”中国自主的开源软件成功,我们将再次陷入“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境地,而且再无翻身机会。
从中国基础软件业的发展来说,也需要支持目前唯一能构成微软竞争对手的开源软件。中国的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Office等共性应用软件,大多是基于开源软件发展起来的,有的也是因为有了开源软件,有了跨操作系统平台的需求而获得了竞争优势。
正如倪光南院士所说,“没有开源软件就没有今天中国蓬勃发展的基础软件,开源软件已融入中国软件业,而且这种融合将愈来愈深。”
一些专家进一步分析认为,自主创新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关键的是市场支持。“研发经费不如高额订单,能否获得订单,决定了民族软件产业能否获得积累,从而形成研发和市场的正循环”。华夏民族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翟东青这样告诉《环球财经》记者。
开源软件需要联合
在采访过程中,共创开源总裁曹冬向《环球财经》记者展示了共创开源的桌面系统和办公软件,使用方法和Windows桌面系统没什么区别。“为了照顾用户使用习惯,也模仿了Windows
xp和Microsoft的操作界面。”曹冬解释说。
作为一种开源软件,Linux是全世界优秀的软件“骑士”协作设计和实现的一套操作系统,是全球程序精英在开放源代码的基础上作出的无私奉献。据曹冬介绍,开源软件的桌面系统除了开放源代码,比较安全外,还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特色的服务,如禁装网络聊天工具等。
现在,除美国外的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十分重视推广应用Linux,并将Linux纳入政府采购的一揽子计划。而且,以Linux为代表的开放源代码软件得到了HP、IBM、Sun、Intel、Novell等几乎所有的世界各大计算机软、硬件厂商的支持,他们纷纷启动了开发和使用开放源代码软件的项目。显然,开源软件的发展是一个趋势。
近几年来,国内开源软件发展很快,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据统计,2004年中国Linux销售增长率为45%,高于同期全球销售增长率34%的水平。
但是,目前中国国内开源软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各个厂商自立门户,使得对软件产品无法进行统一标准的考核,导致标准混乱,产品众多。甚至在政府采购中,常常互相压价,内讧不断。这使得开源软件不能形成一股对抗软件业垄断的统一力量,反而有可能被逐一分化挤跨。
“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微软文化,从小孩开始,只要一使用电脑,就在微软的文化环境中,因此,用户实际上是被微软奴隶惯了,而意识不到自己应该拥有选择的权利。”共创开源副总裁周海朗这样对《环球财经》记者说。
据悉,目前中国开源软件,桌面操作系统有:中科红旗、共创开源、中标普华、新华等;国产Office办公软件有永中Office、金山WPS、Red
Office等。这些软件虽然都在Linux平台上进行开发,但相互间标准不统一,缺乏兼容性,并且企业和市场规模都不是很大。
陆首群认为,国内Linux企业只有摒弃“宁当鸡首、不当牛尾”,“单打独斗”的意识,实行国内联合、国际合作才是出路。
关注软件“专利”企图
微软公司日前宣布,它已经在美国获得了第5000项专利。据悉,过去十年来微软公司每年申请的专利只有数百个,目前它每年申请的专利已经达到3000个。近年来,美国大大强化了软件专利保护,以强化其在信息产业领域的优势地位。微软则趁机加强了专利申请,以便对付开源软件的蓬勃发展。
专利和版权最大的不同是,专利可以保护一个创意、一个思想的本身,而版权只能保护对一个创意、一个思想的特定实现。倪光南院士举例说:“假如李白对其名作《静夜思》申请的是专利,那么在专利保护的期限内,杜甫写《月夜》就侵犯了李白的专利。”
同理,假如当时苹果电脑公司对操作系统的图形界面申请了专利,那么Windows桌面系统就侵犯了苹果的专利。实际上,如果早期对软件业进行专利保护,全球就没有现在这么大规模的软件产业,现在世界上大多数著名的软件公司也就没有成长机会。
惠普的一名官员在2002年就警告称,他相信微软正在酝酿对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专利战。但是,包括IBM 、Red Hat 、Novell、Sun、诺基亚在内的一些高科技厂商都以不同的形式向开放源代码产业开放了它们的部分专利。
世界著名的开源软件公司Red
Hat责知识产权事务的法律顾问马克表示,只有在取得优势地位后,大公司才对专利有了兴趣,因为专利给了它们限制竞争的能力,这就是专利的作用:维持市场份额、阻止其它厂商进行有效的竞争。
在倪光南院士看来,跨国公司拥有的大量软件专利对软件业的所有后来者(包括开源软件)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专利风险”实际上并不只威胁开源软件,而是威胁着整个中国软件业和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软件业。“软件专利将会助长软件业的垄断,而这种垄断将扼杀中国的软件产业。”
倪光南说。
对于这种威胁,在欧盟已经引起了重视,2005年7月,欧洲议会否决了一项使软件专利在欧盟合法化的提案。
倪光南院士认为,中国有关部门也应从中国软件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予以高度关注,及早通过立法加以防范,或是对软件只实行版权保护,或是对软件专利加以严格限制,使中国软件业(包括开源软件)的创新不致被软件专利所扼杀。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