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环球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
软件系统行业,一旦形成垄断,很难通过市场自身的自由竞争来打破。倪光南这样告诉记者。
《环球财经》:面对微软目前在中国市场有垄断之嫌的状况,从政府层面应采取那些有效措施?
倪光南:近几年政府给予了国产软件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我们有很多很优秀的软件技术企业和人才,加上目前巨大的信息化市场,本来我们的条件很好,但由于软件是相当于自然垄断的产业,大的会越来越大,小的会越来越小,特别是在操作系统和办公套件这些方面,所以,工作的难度也是很大的。
事实上,国外软件在中国
已经形成了垄断。中国目前还没有反垄断法,我们不能像欧盟和日本那样告微软垄断。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政府带头打破这种垄断。在这方面,政府采购意义非常巨大。
2006年发布的国务院6号文件,明确了由科技部会同综合经济部门制定自主创新目录。目录称,如果企业不采购国产软件儿使用微软操作系统,必须经过批准。这从一定程度上会减轻垄断的危害。
同时,我国软件企业也急需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实力。微软公司在Office软件上的研发和推广投入累计约为70亿美元,共有3000多名员工,持续研发了15年以上。而国内各家软件企业在同类软件的研发投入还不到1亿元人民币,员工最多的也没有超过300人,研发的时间也短得多。中国软件企业能在这么小的投入下要想使自己的软件接近微软的水平,已经非常困难。
软件行业是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国内软件企业的目前规模与国外的同行相比,仍然很弱小。我国政府应该在软件企业的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和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才能指望早日打破国外软件已经形成的垄断局面。
得益于我国政府和国内软件企业的共同努力,国产软件的功能已经很完善。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替代国外的同类产品应该不是问题。
以桌面系统为例,国产Linux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北京市平谷区政府的办公计算机上,运行Linux操作系统的已占到1/4强,同时安装两套操作系统的约为1/2。
《环球财经》:现在很多用户对微软产品的依赖度很高,有人说目前还不是反垄断的恰当时机,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倪光南:反垄断应该尽早进行,再拖延下去,国内软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可能丧失殆尽。那个时候再来谈反垄断,可能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自由竞争的市场一方面能够带给我们优秀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可能形成自然垄断。而自然垄断的危害,是我们所不需要的。目前,国外蓬勃发展的开源软件运动是一个可以保证市场充分竞争的手段。在互联网浏览器领域,开源的Firefox与微软的IE相比,市场份额在逐渐增长;在软件的功能和易用性方面,已经全面超越;而在操作系统领域,Linux的崛起也是得益于开源运动。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