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区是北京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在本报主办的论坛上,专家认为临空产业的内涵将突破物流、出口加工,增加服务和住宅等产业
故事
临空经济圈规划出台,鲁能地产调整住宅开发
鲁能地产碧水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盖卫东近来忙着和规划专家商讨一块4000亩土地后期开发的重新定位。 该地块位于机场路杨林出口东侧。按照计划,鲁能地产计划将分6年的时间逐步在这一地块上开发别墅。
今年1月,顺义区公布其“十一五”规划草案,明确提出在未来5年中,顺义将围绕扩建中的首都机场,着力打造临空经济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确立围绕机场“做强东西、拓展南北,打造临空经济圈”的发展目标。其中,以机场为核心的空港区和紧邻空港区两个圈层组成的临空经济核心区,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
盖卫东是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的,“临空经济圈的规划是我新年里收到的最好礼物”。盖卫东介绍,因为鲁能目前正在开发的优山美地和格拉斯小镇两个项目,都位于规划的临空经济带上,尤其是占地面积达到4000亩的格拉斯小镇,是鲁能地产今后在北京倾力打造的一个高档别墅项目。
顺义临空经济区的规划,让盖卫东看到了这个区域蓬勃的前景。而且在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定位下,该区域的相关产业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作为其中相关产业之一的住宅产业,其发展也将因此而提速。
3月底,盖卫东从北京乘飞机飞回鲁能山东总部。他主要的任务是向集团高层汇报顺义临空经济带影响下鲁能地产的发展规划。“我们将重新按照新的临空经济带定位来规划我们的别墅。”
为此,鲁能地产还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悉心研究临空经济带的住宅发展方向,因为鲁能除了在北京的临空经济区域内有开发的土地,包括珠海等城市的机场附近都有大量的土地储备,而开发各大城市临空经济区域的住宅是鲁能地产未来的一个发展新方向。
回溯
今年初提出“打造环状临空经济圈”
“临空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概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北京顺义区、上海长宁区以及四川成都双流县的发展都表明,“临空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现状来看,北京顺义的临空经济区处于起步阶段,但北京市和顺义区的相关规划都对该区域临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将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空港物流基地及周边区域组成的临空经济区列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
而今年1月,顺义区区长李平在顺义区第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顺义将按照“打造环状临空经济圈”的整体思路,加大首都国际机场周边资源整合力度,强化规划调控,完善产业功能,加快发展临空经济,努力形成以首都机场为核心、辐射周边的集群化产业发展格局。
显然,临空经济的概念已经逐步被人们接受,而且政府有关部门也已经意识到临空经济在这个区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前瞻
临空产业的内涵将继续扩大
按照顺义的规划,在其临空经济区域内将呈现机场西侧的空港工业区、东侧的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和林河工业区以及北侧的空港物流基地的全方位的产业发展布局,以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航空企业总部和物流企业聚集为特征的临空经济核心区域。
在4月15日由新京报主办、鲁能地产协办的“临空经济带发展论坛”上,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经济学教授陈耀认为,临空经济除了发展其常规形态下的经济产业外,临空产业的内涵在若干年内还将继续扩大。
它将突破物流、出口加工的现状,加入更多现代服务业和住宅开发产业的成分。“临空经济区具有一定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链。而目前临空区域内,住宅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都在围绕机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概念
临空经济依托国际机场
对目前“临空经济”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但大体上认为它是依托机场,尤其是国际性、枢纽性大机场的人流、物流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形态。
临空经济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区域、产业及经济。区域必须以机场为依托,产业则由临空产业链构成。临空的发展是航空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在周边地区形成的。
一般临空经济包含六个功能区:工业制造区、物流园区、自由区和商务区、临空居住区(包括住宅区、教育、医疗等)、观光旅游区。
———陈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
■对话
北京要做世界性临空经济
临空经济是地区性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新京报:作为研究区域经济的经济学家,你认为目前北京提出“临空经济带”的意义是什么?
陈耀:临空经济是一个属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相结合的经济概念。而临空经济区是依托航空港发展起来的,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域。它以空港为核心,发展与空港产业相关的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空港周围6—20公里范围内,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15分钟车程范围内。
临空经济是地区性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每年100万人次航空旅客运输量相当于产生1.3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和2500个就业岗位。去年,我国航空有近3亿人次的旅客运输量,首都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4100万人次,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带动的就业岗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现在提出“临空经济带”是有其客观的经济发展需求的。
多产业聚集,临空经济带分区建设
新京报:您认为在这种临空经济带将有哪些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在此聚集呢?
陈耀:临空产业包括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核心产业包括运输产业链(客运、货运)、制造产业链和民航综合服务产业链;关联产业包括配套服务,像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务餐饮、住宅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的制造业等。
新京报:一些产业在临空区域聚集后能够产生何种经济效应?
陈耀:产业聚集会产生很多效益。空港区域由于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往往成为其所处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汇的重要场所。而人流、物流的增加推动了交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形成,促成了临空产业的聚集。
国际上一些临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像阿姆斯特丹、法国戴高乐机场,纷纷在机场周边建设临空经济区,包括工业区、物流园区、自由居住区和商务区等。
顺义七成经济收入与临空产业相关
新京报:临空经济对顺义区域经济的影响如何呢?
陈耀:顺义的临空经济带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了。去年,顺义70%的经济收入、80%的税收都来自与临空有关的产业。顺义每年平均有200家投资额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落户,已经形成2500余家国内企业、600家三资企业、30家世界500强的国际跨国公司组成的环绕空港的现代工业产业群落。随着首都机场的发展,顺义的临空经济将能做得更强更大。
新京报:那么,首都临空经济带还需要发展哪些方面?
陈耀:首都临空经济带还应该发展两类功能区域,一是临空经济居住区,包括房地产业、教育及医疗等配套设施。
住宅区在临空区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机场和园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生活。比如,美国的三角园区就建立了大量的生活配套设施,被评为最佳的生活区。二是观光旅游区。
北京的临空经济带应该是全国、全世界的
新京报:对于十一五期间北京发展临空经济带的前景,陈教授和中国南航地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有何看法?
陈耀:十一五期间是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起步期。而对于以首都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带发展而言,由于其经济和产业布局发展良好,十一五期间它可以得到飞速发展。主要理由是去年旅客吞吐量超过4000万人次,今年还将增加,必将大力推动临空经济。
李军:北京的临空经济带绝对不是顺义的临空经济带,也不仅仅是北京的,应该是全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必须要有这个胸怀,这样临空经济带的概念才能够进一步的拓展,我们在临空经济带生存的企业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数据
■他城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依托虹桥国际机场而发展,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集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等于一体。
广州:花都区充分利用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带动效应,建设航空物流园区、机场商务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天津:天津滨海新区临空产业区(航空城)规划土地11平方公里,将建设集机场作业、航空保税物流、民航产品生产制造、金融商贸会展和生态居住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临空产业区。
重庆:日前,重庆航空城建设方案得到重庆市政府认可,年内动工开建。重庆航空城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投资300亿元,将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空港物流,培育国际商务、宾馆会展、宜居生态和高新制造等产业。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学冬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康亚风 周晓东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