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信息部统计,截至昨日,已经公布年报且非流通股股东具有外资背景的117家公司中,已完成股改的有74家,公布了股改方案的有23家,剩下的20家根据其年报显示,也将在近期启动股改。
从74家已经完成股改公司的对价方案来看,单纯送股的有53家,占比71.6%,平均为10送2.8226股,最低为10送1股,最高为10送4股;有13家选择送股加派现,另外8家则选择了送股+权证、单纯送权证、送股+转增等方式。 23家已经公布股改方案的上市公司中,有12家的对价方案选择了单纯送股,最高10送3.5股,最低10送0.7股,其余的采用了送股+派现、送股+权证、转增+权证等方式。
从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这117家公司除两家公司在2005年度出现亏损外,剩下115家公司全部盈利,盈利总额高达662亿元,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有78家,10亿元以上的有16家,平均每股净利润为0.441元。
分析人士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外资持股的上市公司股改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一方面是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优良,公司非流通股股东有能力向流通股股东支付较高的对价;另一方面,五部委联合颁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功不可没。办法中规定:外资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协议转让、定向增发方式取得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后新上市公司的A股股份。此举完善了外资进入渠道,大大增加了外资股东的股改积极性。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外资持股的上市公司股改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要看到这些先期股改的上市公司自身的条件非常不错,而后期股改的外资持股公司则未必有如此好的条件。这位人士还指出,这117家公司是已经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还有部分外资持股的公司迄今尚未公布年报,而从去年半年报的情况来看,大概应该有200家左右的公司拥有外资背景,所以后续外资持股的上市公司股改情况也不容乐观。
而近期新华股份股改方案被否的情况也让市场意识到,股改后期进入攻坚阶段之后,外资持股公司股改任务更为艰巨。新华股份董事会秘书游绍城在被问到“方案被否,后期是否会提高对价”时就曾明确指出,公司第二大股东巍华金属为香港公司,提高对价必须得到该公司认可。
此外,即使是那些已经顺利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在股改时,中方非流通股股东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因为不是所有的外资股东都愿意支付对价,此时大股东只有先行垫付。例如某公司在股改前非流通股股权结构比较复杂,第二和第三大股东入主仅有半年时间,而且两大股东进入的持股成本都比较高,为了取得第二、第三大非流通股股东的同意,公司大股东无奈承诺先行垫付二者需执行对价的股份。业内人士指出,其实,内资股东替外资股东埋单的情况并不少见。 (责任编辑:刘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