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顺差的本质是金融业不发达导致的资本剩余/资本净出口,而不一定代表竞争力强或汇率低估;竞争力的本质是剩余劳动力、技术进步,以及交易成本下降;汇率的本质是价格水平,汇率的变化在中长期只与通胀/通缩相关,名义汇率并不能决定竞争力
有关人民币升值及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五年。 海外媒体比较流行的观点一般都将外贸顺差与竞争力及汇率挂钩,认为:中国的外贸顺差显示中国的竞争力太强,而人民币升值就可以降低中国的竞争力,从而减少中国的外贸顺差。因此,美国希望人民币升值,而中国的出口企业不希望人民币升值,这样,有关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辩论就变得非常政治化及情绪化。
也有许多学者从货币政策、价格管制、购买力及财富分配等不同角度比较客观、冷静地考虑汇率制度的选择。可惜,许多严肃的讨论过于专业及复杂,甚至经济专业的大学生都很难搞清楚争论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更遑论一般民众。
贸易顺差是什么?是出口多于进口,也就是净出口。而净出口获得的外汇就是中国每年在境外的净储蓄,也就是中国每年的净资本剩余/净资本出口。净资本出口对中国来讲,并不是竞争力强的信号,恰恰相反,是中国的金融业没有竞争力的结果。中国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迫切希望有效率的资本来雇用。中国也不缺有创造力的企业家,但需要通过剩余资本与剩余劳动力的有效结合来创造财富。
可惜,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落后,中国的剩余资本无法雇用中国的剩余劳动力,也无法通过更多的有效率的消费来减少净资本剩余,不得已只能出口资本,借给美国政府及消费者,弥补美国的财政赤字及超低储蓄率。因此,降低外贸顺差的关键在于改进中国的资本市场,而不在于改变汇率。外贸顺差的本质是金融业不发达导致的资本剩余/资本净出口,而不一定代表竞争力强或汇率低估。
中国竞争力的基础何在?不在汇率,也不在贸易顺差,而在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以及改革开放后交易成本的不断下降。如果美国、欧洲、日本愿意接受雇佣中国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中国工人的工资一定大涨,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一定大跌。如果外资撤出中国,如果中国限制民营企业,如果中国退出WTO,如果中国停止市场化及法制改革,中国的技术进步一定减慢,交易成本一定上升,中国的竞争力必将下降!
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提出过用这些100%有效的方法来降低中国的竞争力,大家的眼睛都只盯着人民币汇率机制。
汇率的本质是什么?在短期内,名义汇率的任何变化对当前的市场均衡价格一定是一个冲击,将导致市场价格、生产及消费在短期内的调整。但调整结束后,汇率变化的最终结果将主要体现在国内一般价格水平的相应调整,而不一定导致各行业竞争力及外贸顺差的变化。
就中长期看,汇率变化与价格水平的变化具有替代关系,贬值将增加通胀或减少通缩,而升值将增加通缩或减少通胀。通胀/通缩是各国中央银行最关心的经济指标,汇率可变化就意味着央行可以通过汇率来影响通胀率/通缩率,所以,央行往往更愿意选择浮动汇率制度来增加其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可是,汇率变化与通胀/通缩一样,短期内会重新分配财富与收入。通胀对存款者不利,但却对借款人有利。升值对出口商不利,但对进口商有利。当然,在中长期,人们的行为会随通胀及汇率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
为了理解汇率的本质,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思维试验,也就是看看在理想状况下汇率及价格水平如何调整。假设某一天,人民币从1美元兑8元升到1美元兑4元,而同一天中国所有产品及要素的价格也降价一半,包括人民币资产与负债的价值也减半,这就是一般价格水平减半,或称通缩50%。在技术上,一般价格水平的一次性调整可以通过发行新币代替旧币来做到,这在解放初期恶性通胀时我国曾经试过。
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在人民币升值及通缩后,所有的商品及资产的相对价格都没变,你的收入及财富相对减半,但开销与负债也减半。
出口商挣1美元现在只能兑换4元人民币,但因为通缩后4元人民币可以当通缩前8元人民币一样花,出口既不更赚,也不更亏。
进口商现在只要用4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回1美元的外国货,但因为通缩后的4元人民币相当于通缩前的8元人民币,进口既不更便宜,也不更贵。
从中长期看,在理想状况下,人民币升值50%将有导致价格水平下降50%的效果,但商品及资产的相对价格在调整后可能不变,老百姓及企业的行为也就不会有变化,竞争力也就不受影响了。
因此,汇率只是国内一般价格水平的一个参照点。如果汇率是海平面,而国内一般价格水平是船的甲板高度,水涨则船高。汇率的本质是价格水平或通胀率/通缩率,而不是竞争力。在短期内,汇率变化对竞争力的冲击只是潮涨潮落时海浪的冲击,可以短时间内将船的海拔高度推高推低,但并不能改变海面上每只船的本身构造、相对的高度及载货量。
我常常对学生说,有两件事,其中一件或两件在我这辈子一定会发生———一个是中国的通胀,另一个是人民币升值。但是何时发生,通胀率多高,人民币升值多少,没有人可以预测(如果你能猜准,你就发财了!),因为中国政府完全可以选择它们发生的形式及时机,其中的奥妙,有待进一步分析。本文关于外贸顺差、竞争力及汇率本质的解释,是下一步深入分析中国汇率制度的一个必要基础。
(作者为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副教授、电子邮箱xiaogeng@hku.hk)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