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表示,最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过程中顺差比较大,呈现出外汇储备增加比较快的现象。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外汇储备增长过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正在采取措施来逐步缓解这一问题。
外汇储备增长过高带来隐患
自今年2月份起,中国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又高增至8751亿美元。郑京平指出,中国政府现在并没有去刻意追求外汇储备增加。他说:“从长期看,国际收支应该保持平衡,但是在特定时期,在一个阶段,有顺差或者有逆差也是正常的。”
郑京平表示,外汇储备过高确实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隐患。“央行不得不用大量票据或其他手段来进行对冲,购进外汇,放出人民币。这样就使得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受到限制,在某种程度上,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也受到了一定限制。”
中国已充分注意到外汇储备增长过高的负面影响,而且正在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逐步缓解这一问题。郑京平介绍说,中国已采取一些措施来限制“两高一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的出口。此外,还采取措施鼓励一些装备产业和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当然这需要国外政府及贸易伙伴给予配合。
郑京平指出,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也推出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尽可能扩大和方便中国境内企业和公民的用汇,做到“藏汇于民”。同时还鼓励和选择一些合格境内投资机构者(QDII)到国外去投资。相信通过这样一些手段和措施,会逐步使外汇储备增长过高这个问题得到缓解。
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顺差问题
针对中国存在的贸易顺差问题,有些国家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郑京平表示,简单地用汇率上升或者汇率下降,解决不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凭借汇率上升,短期可能会有一点作用。”郑京平说:“但长期来看,最终发挥作用的核心要素,还在于要素生产成本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储蓄率是高还是低。”
他强调说,自由贸易能够使贸易双方得到实惠,中国和国外投资者、国外贸易伙伴都应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对目前中国存在的贸易顺差问题,不应该大惊小怪。
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超过了1000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顺差也达到233亿美元。郑京平分析说,现阶段高增的贸易顺差具有中国自身特点,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因。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到中国办厂,中国商品出口相对比较便宜;第二,目前我国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部分约占50%的比重,加工贸易部分肯定保持顺差状态;第三,跨国公司到中国后,其生产的一些商品替代了进口商品,进口相应减少。
郑京平表示,鉴于中国生产要素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这一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期,或许会保持15年至20年的时间。当中国储蓄率适当降低以及其他要素成本价格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提高后,可能会改变这一趋势。
《国际金融报》 (2006-04-21 第01版)
(责任编辑:雨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