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关于出租车价格调整听证会的消息闹的是沸沸扬扬,价格调整听证会自然不会是关于降价的,导致出租车运价拟上调的直接原因是发改委自3月23日起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再次调整。 而发改委调整成品油价格的目的也是众所周知的:想通过不断调价使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基本实现同步,从而为下一步的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
    俗话说的好,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当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调整之时,近期的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又将有关部门顶着全国人民"口水讨伐"取得的点点"成绩"化解得无影无踪:由于受到伊朗核问题以及美国汽油供应吃紧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连续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近日纽约商交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有关品种的石油期货价格,均轻松跃过每桶70美元,创下各自历史新高。
    成品油价改的这种遭遇不禁让人想到了"奶牛乳胀"现象:国际油价上涨就象奶牛分泌乳汁,上调成品油价格犹如挤奶,当刚挤完一次奶缓解了乳胀的压力后,不断分泌的乳汁又将使奶牛进入新一次乳胀阶段。
    使国内外成品油价格接轨的理由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目前我国每月成品油价格是以上月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市场的一揽子价格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只有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一定程度时,发改委才会重新确定国内成品油的零售基准价,而这种僵化的成品油价格传导具有"时滞效应",无形中为成品油走私等不法投机行为提供了土壤。针对去年的广东"油荒",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就曾公开提到过这样一组数据:香港油价是内地的2.5到3倍,中国每天走私出境的成品油大约有1200吨。
    但是,将成品油价改简单等同于国内外价格接轨也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国外的成品油价格中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因素。例如燃油税是国际上相当多国家的高油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燃油税的背后是公路的免费等,而全世界70%收费公路在中国的现实,决定了有关部门间的利益博弈必然导致燃油税改革停滞难产。在养路费、过路费等行政性费用不进行相应调整前提下的国际价格接轨,不是变相的双重收费吗?
    国际原油价格很可能在现有的水平上继续上涨,在这样的国际油价形势下,成品油价改再次遭遇"奶牛乳胀"式尴尬或许不成疑问,问题是,若相关的配套改革迟迟不能跟上,此类尴尬将会持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