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据统计,2005年西安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1042.31亿元,实现生产总值270.11亿元,同比增长30%,全年新增生产总值占西安市新增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1/3。 就企业规模而言,2005年西安高新区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家,过20亿元的企业有11家,过10亿元的企业20家,过亿元的企业120家,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大产业集群集聚
    据介绍,近几年来,西安高新区各项经济指标平均增速始终保持在30%以上,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及汽车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集成电路、通讯、软件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突出,发展强劲,已初步形成具有高成长性和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其中,以德国英飞凌、美国爱尔、美光、应用材料、西岳电子等4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05年产值超过35亿元;通讯产业形成了以大唐电信(行情,论坛)、海天天线、华为、中兴、西电捷通、宇龙等企业为代表,3G技术为支撑的通讯产业集群,2005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软件产业发展强劲,通过CMM2以上认证企业5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9家,全区软件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2万多人,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
    西安高新区还是我国制冷产业和电力设备制造的重要基地。随着庆安制冷的技改扩建完成,其产能将扩大到年产压缩机1200万台,产值达45亿元,高新区的制冷产业有望在"十一五"末达到120亿元。
    近年来,以比亚迪、法士特集团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异军突起。法士特集团2005年工业总产值超过了20亿元,重型汽车变速器跃居世界单厂产量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2%。比亚迪F3轿车一上市,3个月现车销售和定单就突破了15000辆,目前日产140辆。高新区已经打造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社会化、专业化创业服务体系
    1993年,西安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成立,是我国首批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和国际企业孵化器。到2005年年底,创业服务中心总孵化面积达28万平方米,转化科技成果1000多项,累计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800多家,现已毕业、在高新区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的企业有215家。
    随着创业服务中心的成立,西安高新区的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孵化器陆续出现。目前,建有国家级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产业园、国家级软件园、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光电子产业园、生物医药园等十几个专业孵化器,孵化总面积4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00余家,孵化企业成功率在85%以上。
    据介绍,这些专业孵化器的创建和发展,不断整合西安最鲜活的科技资源,吸引国内著名大学、科研院以及两院院士等更直接地参与西安高新区建设,为西安高新区创造了创新源头。2003年,高新区启动并实施了"百名院士亿元创新计划",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到2005年底,已有21名院士在西安高新区领衔创业。
    同时,西安高新区还出台政策,鼓励社会民间力量建设企业孵化器,把科技创业服务功能扩大到全社会。
    多元化、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
    截止目前,西安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已为150多个优秀项目提供了贷款担保。通过制定鼓励政策,区内已相继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和管理公司300多家。高新区财政每年设立3亿元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并有"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基金"、"留学人员创业基金"、"院士创业基金"等多种基金,作为扶持科技人员创业的"种子基金"。
    高新区管委员还积极组织股改,促进企业多渠道融资,并与各专业银行建立了良好的信贷关系。
    并且,西安高新区全力帮助企业申请国家、各部委、省市等各类计划,获取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2005年,西安高新区累计争取政府各类科技及产业计划355项,获得扶持资金3.24亿元,其中列入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科技部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均居全国高新区之首。新增知识产权387项,发布1项国际标准、20个国家和行业标准,还有25家企业正在承担着57项各级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目前,西安高新区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十分活跃,融资活动相当频繁的一个区域,成为科技与经济、资本与技术有机结合的一个示范区和重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