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如此强劲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近3年来的一个新高。
我们从这些统计数据看到,目前的增长并非只集中在出口。在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内消费上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契合了出访美国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西雅图午餐会上的讲话——中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把扩大内需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这种宏观的变化,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投资和消费相关的行业和龙头上市公司正逐渐成为并购家们追逐的对象,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工程机械、钢铁、水泥、商业。一个个并购神话在如火如荼地上演,而这些公司的股价也在不经意间颠覆了投资者的想象。
外资大肆并购中国企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许多立足于中国内需市场的本土企业迅速壮大,它们拥有发达的销售网络,并购这部分企业,外企只需付出较小代价便可迅速抢占中国内需市场;二是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国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对中国企业实施并购变得容易起来。
日前,商务部、证监会、国税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管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外资获准直接进入A股,更为即将到来的并购增添厚重的砝码。
徐工、厦工、华菱、莱钢、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中百、武商等行业区域巨头正在成为这种并购的盘中之物。
我们试图梳理这些行业并购的路径,找寻原动力。
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块最重的砝码。修路,盖房,建大桥,自然离不开钢筋水泥混凝土。
内需拉动,商业是检验成果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
这些并购,买家们号准了脉,并购之手直指这些行业龙头,对资产的估值也与“中”不同。
在2006并购年,这些大鳄们还会演绎怎样的故事,精彩稍后继续。
(代波)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