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汇丰中国基金经理黄子骅“面对面”
在多数人眼里,温和有礼的黄子骅更象一个公司管理者、研究人士,而不是一个在股市叱咤风云的基金经理。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最感兴趣的不是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加工能力,而是庞大的国内需求”。
“和印度17倍的市盈率相比,中国市场的空间还很大。”
“投资者现在的担心主要是在熊市里吃亏太多了,今年30%的涨幅从长期看并不怎样惊人。”
———黄子骅
□本报记者 周宏
如果和微笑的黄子骅面对面,你几乎想象不到他是全球最大的中国股票基金经理的“掌门”。在多数人眼里,温和有礼的黄子骅更象一个公司管理者、研究人士,而不是一个在股市叱咤风云的基金经理。
但他确实就是。作为汇丰卓誉投资(香港)公司的股票投资管理董事和中国投资队伍主管,黄子骅同时担任汇丰中国股票基金、汇丰中国动力基金的基金经理以及汇丰BRIC(金砖四国)基金中国市场的基金管理工作。他目前管理的基金总规模超过43亿美元,包括近3亿美元的QFII投资规模。
而其中的汇丰中国基金,更是多年以来海外最大的中国股票基金,1992年成立的该基金是第一批以业务在中国地区的企业为投资对象的共同基金,最新规模已经超过30亿美元。
“本土投资者,有时侯看不到市场的整体情况。而外资不一样,优质的企业股价一跌,外资就很愿意接”。
十多年担任中国股票基金经理的经历,让黄子骅对于中国市场的判断和一般的市场看法时有不同。比如,就在去年,黄子骅就向其参与管理的BRIC基金提出增加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比例,这个做法在今年产生了很大的业绩贡献。
“增加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要比市场想象的好很多。去年,大家都很担心中国的宏观调控给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但实际上去年的GDP增长了9.9%。零售和出口的增长也很好。另外,固定资产投资也控制住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处于有利状况。”黄子骅表示。
而同时,股票的价值也逐步出现。来自巴黎百富勤的统计显示,2006年港股红筹股的预期市盈率是12.6倍,H股是12.2倍,而A股的预期市盈率是13倍上下,已经十分接近。这个水平在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印度、巴西市场大涨后更加明显,因此吸引外资关注。
“一般人均GDP在突破1000美元以后,国家的经济和股市都会有加速成长的表现,中国现在刚进入这个阶段,我相信未来10年的表现会比较好。”黄子骅说。
而短期的市场潜在风险,黄子骅表示,目前的市场担忧包括恢复再融资、电信改革、外贸摩擦等等,但他认为都不会是太大的问题。相比印度现在17倍的PE和近阶段30%的涨幅,中国市场的空间还很大。中国基金十多年的经验表明,只要选到好的股票,基金收益表现不会差。“本土投资者有时侯看不到市场的整体情况。而外资不一样,优质的企业股价一跌,外资就很愿意接”。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最感兴趣的不是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加工能力,而是庞大的国内需求”。
相比国内基金经理来说,黄子骅的投资组合显然要集中的多。他管理的中国基金最新的前十大重仓股占了基金净值的56%,头号重仓股中国移动(H股)更是占到了净值的10%。
“我们一直的投资风格就是这样,基金规模3000万的时候,我的组合里是30到40只股票,现在规模30亿美元的时候也还是30到40只股票。我觉得,如果你投资太分散的话,选择的股票对于整体绩效的表现贡献不大。我要买的股票之前都要做调研,有了信心才做投资。相应的策略就集中一点。”
黄子骅还表示,QFII持股没有时间限制,而是完全基于研究预期的价位是否到达而定,该长则长,该短就短。至于具体的组合则是根据基本面“该动就动”,但不会因为基本面以外的原因动摇对投资组合的信心。
对于A股市场的股票,黄子骅表示,他重点关注50只股票,这些股票来自他们至上而下的筛选和整个团队的实地调研。作为QFII,他重点关注的股票是两类:第一是,那些在香港买不到的行业和股票。第二是,那些基本面符合投资要求,而估值水平和红筹股一致的A股股票。
另外,他强调,“我们希望看到我们投资目标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利润有持续的增长。”
对于具体的行业,黄子骅表示,还是看好消费类的股票,尤其是具备品牌或行业壁垒的企业和有持续成长能力的地产企业。“作为外国投资者,我们在中国最感兴趣的不是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加工能力,而是基于庞大的中国市场内需的企业和股票。”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高兴看到中国经济和股市有那么快的发展。中国经济和股市会重现其他市场发展中必然会经历的高速发展,只是中国的市场潜力更大、机会更多。”黄子骅最后表示。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