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博鳌论坛期间,郭树清(右)和罗奇就中国的储蓄和消费问题各抒己见
本报记者史丽摄
□特派记者 禹刚 商文
博鳌报道
中国的储蓄与消费一直以来受到外界关注,储蓄率是不是太高?消费率是不是太低?在本次博鳌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和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罗奇表示,中国的投资热依旧没有得到遏制,由此带来的生产过剩问题将造成中国的消费紧缩。
“在从海口到博鳌的路上,你可以感觉到,中国现在是一种商品消耗密集型增长模式,我认为这是不能持久的。”罗奇谈到此次博鳌之行的亲身感受,他认为这种模式使得商品价格增长受到了成本制约,而国际油价持续上升等因素都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的压力。
罗奇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居民的消费担忧。由于城镇和农村居民都感觉并未积累足够的收入来满足生活所需,因此“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低。”罗奇认为,美国人消费得多而中国人消费得少,“假如能够改变这种情况对于双方都是好事。”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储蓄量,居民的不满意度使得政府鼓励居民消费更加困难。”罗奇表示。
但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储蓄率和消费率总的来说没问题。”郭树清表示,目前外界认为的储蓄率高、消费率低的问题,“部分是因为我们在统计上的一些问题。”
他指出,外界对于中国消费率的估计是不够的,“很多服务业没有包含到统计数据当中”,而这尤其反映在住房市场。
郭树清表示,目前城市里75-80%%的房产都是私人拥有,住房纳入到个人的消费中,这种情况下对于住房的消费应该统计在经常项目下。他举例说,有关统计把很多农村人口的自建房屋和重建纳入投资中,过去27年中发达地区居民已对自己的房屋平均进行了三次重建,“这些都被统计进了投资而非消费当中。”
“同样地,中国私营企业主的购买和消费都计入企业行为而非个人行为中,这也是统计中存在的问题。”郭树清分析道。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