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是与中国富翁们积累财富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就我的所见所闻而言,迄今为止,中国的绝大部分富翁获取巨额财富的手段主要是两大类。
第一类经历了由蝌蚪变青蛙的完整进化过程,财富的获得也是一点一点慢慢积累而成。 联想、华为、万向、万科等都历经了资本积累和企业发展的完整过程。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先做贸易,见子打子,投机倒把,谋取中间价差。等挖到了第一桶金,贸易已经很难再获得暴利时,他们纷纷转入实业,由商人变成了企业家。任正非最早就是靠代理香港的电话交换机起家的,后来才开始走上程控交换机的自主研发、生产之路。联想差不多也是这种模式。
做贸易需要的只是敏锐的眼光、灵活的头脑、迅猛的行动力以及复杂的人际网络,当然在改革开放初期还需要勇气和胆量。昔日的北京亿万富豪李晓华,在20世纪80年代,就因倒卖了几块破电子表,被劳教3年。但是做实业就不同了。产品的研发、生产质量的控制、物料的采购、成品的销售、售后服务的跟进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设计、人员管理、流程运作,都容不得半点马虎,需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认真务实精神。
完成了流通资本到产业资本的进化,有的就可以进入金融资本的阶段,如新希望集团就成为民生银行的股东。如果企业将产业做大,除了直接投资金融业外,还可以利用资本杠杆在股票市场上纵横捭阖,收购兼并。难怪有人说产业运作是加法,而资本运营是乘法。
哈尔滨的东方集团,是一家复杂的多元化民营上市公司,最早是做包工头起家,经过若干年的进化,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的撬动,目前已广泛涉足建材流通、金融保险、信息产业、港口基础设施以及地产行业。而这一切皆肇因于其掌门人张宏伟偶然的一次美国之行。他在华尔街亲自目睹了一家上市公司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8000万居然变成了10个亿。面对此情此景,他简直目瞪口呆,一句话不说,蹲在地上吸了整整两个小时的烟。最后他悟出资本具有核聚变的强大魔力,金融资本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第二类亿万富翁的产生没有经历过流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洗礼,财富的聚集主要是股市或期货市场。
一天我与一帮老板在广州打高尔夫球,那天人多,前面那拨人动作慢了点,影响了我们这边的速度。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从蝌蚪变成青蛙的老板都会心平气和地等一等,毕竟大家都是所谓有身份的人。
你他妈的快一点,行不行?你以为就你自己在打球?我们中有一人突然狂吼道。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位在股市上狂赚了几个亿的哥儿们。此君最早做流通,没赚什么钱,后来涉足股市,用足了他那钻天打洞、左右逢源、投机取巧的天赋,最后挖到了第一桶金,发了大财。
有一天,一位做地产的老板请客,刚才那位老兄也在邀请之列。约定的时间早就过了,可那位仁兄半天没有人影。饭局都快结束了,他才气喘吁吁地来了,一个劲陪小心。询问之下,才知他开着奔驰在来的路上,与另一位开宝马的家伙互不相让,于是干耗了几十分钟。
20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之初,广东这样的老板不少。类似于这位仁兄争勇斗狠的人满坑满谷。我就见过两个老板互不服气,于是比烧钱,谁的现金先完谁就输。还有的在饭馆、酒店餐厅、娱乐场所相遇,仅仅彼此横看竖看不顺眼,于是你说请在座的喝酒,另一个马上宣布今晚在座的单我全买了。
之所以当时的广东人让全国人民又恨又爱,大抵与这类的事频频曝光有关。往深处走,你就会发现,那时的老板主要是靠流通赚的钱,说得难听点是靠走私、贩私、倒卖批文或者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发的横财,用起来当然一掷千金,毫不心疼。如果老板后来转做实业,并且成功了,就绝对不会有此类轻薄之举。
不管是通过流通(主要指灰色渠道),还是通过股市玩猫腻发的家累的财,我们不妨称之为浮财。浮财有点类似于西方海盗劫掠的不义之财,也有点像赌徒在澳门葡京、美国拉斯维加斯赌城赢的钱。这类财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我脑中常闪现这样的情景:一群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整日里为了生存而奔波,但还是面有菜色,衣衫褴褛。忽然吹来一阵风,阴霾之像一扫而空,这群人好像被神女用魔棒点了一样,瞬间个个红光满面,神采奕奕,衣冠楚楚,气宇轩昂,并且个个腰缠万贯。此时,每个人都信心爆棚,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正当此时,又一阵风吹来,但不是拂面的春风,也不是暖人的阳光,而是渗入骨髓的寒气。就像午夜12点的钟声一敲,神女的魔法顷刻消失了一样,这群昨天还说我是玉皇,我是龙王的人,惊讶的嘴巴还没有闭拢,宝马香车、美人美酒、花园别墅、万贯家财已经化为一缕轻烟,变成一堆黄土。魔风吹过,时至今日,他们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我是不是做了一个梦?
所以我常说,中国的许多老板在偶然中成功,在必然中被消灭。
那么,是不是没有当过陆军、海军,就直接成为空军的第二类老板就注定要被消灭?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这回事。但就我的所见所闻来说,这些直接通过金融资本发财的企业也好、老板也罢,必须要补课,而且付出的代价不会低。这就像建国以来,左派分子始终拒绝市场经济的理论一样,经过几十年痛苦的摸索以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从邓小平始,这个问题才算尘埃落地。今天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其实就是补课,这是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02年我去新疆旅游,盛极一时的德隆老板曾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也许是我知无不言的一番诤言打动了这位听惯了顺耳话的老板,对方非常诚恳地邀请我给他们当顾问,因为其它一些特殊原因,我婉拒了。但我当时对老板产生震动的一席话现在回味仍饶有趣味。
因为这家公司的真正腾飞不是靠流通与产业,而是来自于资本市场。从股市圈了大量的浮财后,老板便开始了多元化的扩展,根本目的是使之变成恒财。其中一个举动便是花巨资从国外购买了一艘航空母舰,放在沿海的一个港口,作为旅游观赏之用。
我对老板说,就我的经验而言,一个主题公园或一个旅游项目黄金时间只有两年。你们当初最大的失误是不懂预留管线的道理,也就是说没有长线眼光。巨资购买的航母是你们手中的重量级筹码,完全可以用之去与当地政府谈判,如果不行你还可以放在别的地方,又不是死了张屠户,要吃混毛猪?谈判的重点应该是停放航母岸上的大片土地。这才是未来的希望,这也是我常说的要跳出项目做项目、反弹琵琶的道理。
我还对老板说,现在你们倒好,只取得了停泊航母的小小海域,岸上的土地与你们没有任何关系。由于你们的项目带动了当地的地产行业,别人发了财,你们却两手空空。那艘航母风吹日晒雨淋,价值只会一直衰减。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其实这家公司类似的错误还有不少,公正地讲,老板本人是相当不错的。他们之所以犯了这么多错误,与他们的出身有很大关系。由于他们是靠金融资本发的财,缺乏做产业所需的产业能力(因为做金融,做产业,或者做流通,彼此所需的思维模式和背景手段是完全不同的)。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操作实业需要的专业管理团队。这绝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为花高薪请来就行。有空军,没陆军,纵使有大钱瞬间招养不少军人,但那不叫真正的陆军,顶多叫雇佣军,是打不了硬仗的。请来固然没有问题,但如果这些职业经理人发现老板在这方面是个菜鸟,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吃里扒外,而且不脸红--反正老板的钱也是来路不正,我这叫劫富济贫。看看南德的牟其中和晓庆公司的刘晓庆,就知道了。
但这样的职业投机者在联想、在海尔、在华为、TCL就根本不可能存在。因为他们的老板是狼中之王,比狼更宽厚、仁慈,但同时也比狼更残酷,更凶猛。
我见过很多靠浮财发家的老板,很多人就是被职业经理人搞垮的。但我认为根子还是在老板那里。老板与职业经理的关系,就像东风与西风,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一个职业经理人在联想,可能恪敬职守、工作勤奋、品德高尚,但如果他去了另一家极不规范的公司,可能很快变得偷奸耍滑、吊儿郎当甚至卑鄙无耻。
不管是第一类经历过完整市场洗礼的老板,还是第二类直接当空军的老板,他们如果真的想打造中国式的百年老店,往往逃不过由诈到仁、由凶到慈、由恶到善的进化格局。
以前我曾说过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势,这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老板运作企业的不同方式。小老板只要兢兢业业地把该做的事做好,就可以了;中老板仅仅能把事做正确,还不行,必须懂得如何做正确的事,懂得市场竞争的策略和手段,懂得管理团队的打造与企业文化的宣导;而大老板除了懂得做事与市之外,还必须具备通过中国宏观的经济大势、区域经济趋势以及行业发展态势,创新商业模式的能力,也就是说必须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具备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从而紧扣时代脉搏,引领市场潮流,成为与时俱进的火车头。
以上是从外或毛的角度讲中国式的亿万富翁的进化之路,那么如果从内或皮的角度来看,其进化之路应该是什么呢?
先讲小老板靠术。这是进化的最初阶段,由小蝌蚪逐渐变成小青蛙。这个阶段的企业和老板非常脆弱,是否能够活下去是第一要务。我始终认为老板的所作所为,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其行为操守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存的环境(历史、政治、现实与习俗)和发展的阶段,而非个人品德。
为了生存,这些小老板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继续生存,黑心棉、假酒、假奶粉、毒火腿,他们会卖;只要能实现从乌鸡到凤凰的跨越,他们敢走私贩私、践踏法律、冒天下之大不韪;只要能赚到丰厚的利润,他们会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所谓的无商不奸、为富不仁以及现在社会上广泛争论的商业的诚信危机,多半发生在这个阶段。
有一位地产大佬曾亲口跟我讲过他早期发家的一个故事。那时他和他公司的兄弟们还在吭哧吭哧地做贸易,坦率说就是从香港走私电子产品(录像机、照相机等),再卖到内地。所以那时的番禺、增城非常火爆。有一次,他们过于贪心,弄了一船电子产品,货未到时,探马来报,珠三角不少商家已从不同渠道进得不少录像机,正欲投向市场。在这吃屎亦得抢先的时候,他深知一滞后对他们的这单生意意味着什么?时为二道贩子的他不愧为机灵鬼,心生一计,接下来,珠三角正欲出货的商家们均受到了一笔优惠生意的诱惑,一批货将以比他们手中欲接之货低若干价的优惠应市,条件是多等五天,即可赚个钵满盆满。商人们上当了。就在他们坐等发财时,行缓兵之计的他一船货抢先砸向市场上,结果是不言自明的。一些人火了,一些人自然得死了。这就是早期的生意。
不过有一点要强调,这里所说的小老板与公司赚钱的规模没有必然的联系,更多指的是一种生存状态。有的人很有钱但仍然是一个小老板,因为他的钱是浮财,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从资本变迁的角度看,小老板大多数仍处于流通阶段,还没有进化到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的阶段。一些直接成为空军的金融资本家--利用不规范的股市捞取了大把利润的老板也是属于这一类,表面看是绝对的大老板,骨子里还是一个小老板,这样的帝国是建立在沙滩上,风一吹就倒,银广厦、亿安科技、郑百文、大庆联谊、中科创业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什么叫中老板靠智?这时小蝌蚪差不多变成了小青蛙,历经磨难的老板已经从流通领域转型到产业领域。企业也好老板也罢已经跨越了生死关,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命也变得金贵了,不会为了利益随意地铤而走险,也不会为了利益胡作非为。做产业所需的专业、严谨、科学的精神,让这些老板慢慢荡涤了身上的阴险、狡诈、虚伪、浮躁气息,他们从心灵到外表逐渐趋于理性、沉稳、智慧。
目前中国的许多大老板,包括上了《福布斯》富豪榜的,其实仍属于这个阶段。
我认识一个老板,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大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势。他在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代表中国的航空母舰平台,然后与极欲进军中国的跨国零售巨头谈判。让他们成为欲进入中国的舰载飞机,超级航母战斗集群搭建好后,就利用其深谙中国政治、商道、长袖善舞的优势,以此作为砝码向各地急欲出政绩的政府领导人要地--往往都是黄金地段,当地负责人当然知道头羊理论所产生的拉动、乘数效应,于是欣然应允。拿到地之后,用八国联军的洋招牌募得众多渴望傍大款的小商铺投资者的热情资金。用此启动项目,然后打通银行,整合、包装、销售三下五除二,航母集群由虚变实--商业街、商业城、购物公园或SHOPPINGMALL,具体形式因地制宜。因为有跨国零售巨头加盟,商业店铺非常热销。利用卖铺及楼之钱,除了付清地价款,还大赚特赚。
这种模式的风险虽然不小,但你还不得不佩服老板卓越的商业智慧。可以说任何一个能够登上中国富豪榜的老板,都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商业智慧。
最后再来谈谈大老板靠德。处于这个阶段的大老板,金钱对他们来说仅仅是追求卓越与创新顺带的结果。财富在他们心中只是实现个人价值理念和终极人生意义的一种手段。
这是个十倍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摩尔定律大显身手的时代,产品可以快速克隆,模式可以瞬间模仿。只有企业的内在精神气质无法复制。这种内在的精神气质,就是指由企业老板独特的人格、操守、魅力、理念以及由此而塑造的企业文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企业能长多大,就要看老板有多高。老板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
美国默克制药公司,连续7年荣登《财富》最受尊敬公司榜首,连续6年入选《商业周刊》50强排行榜,在美国500强企业中利润收入排名前15位。
默克制药今天的辉煌成就与其崇高的社会形象密不可分。公司的创始人乔治·默克曾说,公司的第一目的是用医学上的创新造福人类,赚取丰厚的利润只是圆满完成使命的附带结果。
上世纪40年代前,肺结核是一种等同于死亡的疾病,并且传染性极强,人人谈之色变。1943年,默克资助有关科技人员成功开发出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链霉素,并很快投资生产。当默克知道战后的日本备受肺结核的侵袭,苦不堪言,主动将链霉素引进日本,消灭了肺结核。因为放弃了专利权,默克当时在日本没有赚到一分钱。但几十年过去后,默克制药却成为日本最大的美国制药公司。
在非洲、拉丁美洲及一些亚洲热带国家,有一种叫河盲症的疾病。染病者奇痒难忍,面容变形,最后会双目失明。人们为了逃避这种病魔只得离开家园,远走他乡。
作为业界的翘楚,默克很快研制出能够有效治疗河盲症的药物。原本他们希望当地政府或第三者购买该药再分发给患病的人群,因为患病的几乎都是赤贫阶级,无力购买药品,但默克的计划落空了。正当此时,默克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免费将药品发放给患病的人。但是如果借助当地政府原有的医疗系统,药物根本到不了病人的手中。为此,默克制定了一个叫美迪善的计划,并在其大力倡导下,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世界银行、慈善团体、当地政府及地方医疗机构纷纷加盟。实施十几年来,已经有数百万病人获救。美迪善计划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公共/私营企业合作计划。默克也因此而成为业界最受尊敬的公司。
乔治·默克二世说:本公司同仁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简要地说就是我们要牢记药品旨在治病救人,不在求利,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就绝对不会没有利润;我们记得越清楚,利润就越大。
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看来默克公司是深得其中三味的。
连续两年排名世界500强榜首的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其创始人沃尔顿家族的财产已经高达1000亿美元,比比尔·盖茨多一倍。但是沃尔玛的灵魂人物山姆·沃尔顿终其一生的标准形象是:一顶印有沃尔玛标志的帽子,自己商店里出售的廉价西装,一辆客货两用车,一条猎狗。他一生都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镇居住,每次理发只花5美元。在这个科技为王、网络为王的时代,一个只卖廉价商品的零售店,一个典型的夕阳行业,居然成为世界第一的公司,这里面除了沃尔玛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先进的卫星网络系统、灵活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及高效的电子交换系统之外,还与老山姆的人格魅力与经营哲学所塑造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有关。
沃尔玛视员工为伙伴,尊重员工。他们说:让每一位员工实现个人的价值,我们的员工不应只是被视作会用双手干活的工具,而更应该被视为一种丰富智慧的源泉。他们还有一个理念:顾客就是老板。尽其所能使顾客感到在沃尔玛购物是一种亲切、愉快的经历。
也许有人会说,尊重员工,服务顾客,我们也知道,沃尔玛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人问得道高僧,怎样才能参悟生死,摆脱轮回?大师笑曰:从善如流,诸恶莫作。那人大叫道:这不是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吗?大师正色说:是的,三岁的小孩都懂的道理,但八十岁的老翁也难以做到。
在中国无数的企业都有令人怦然心动的使命、理念、精神,但这些纸上的东西很少能够内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与奋斗方向。企业文化差不多只是成了CI系统,说的人和听的人,都不会认真对待。在沃尔玛说尊重员工、视员工为伙伴是因为其高层真正关注、重视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建议、想法,是因为它有实实在在的员工分红计划。沃尔玛说顾客是上帝,是因为他们有若干保证制度:如10英尺原则,即顾客离你3米,就必须目光跟随,并微笑;日落原则,早上的问题,太阳落山时必须答复;巡视原则,公司高层必须每周有三天时间在商店巡查。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