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珠三角的东莞农村,公寓或别墅盖起来了,宽阔的道路修进村了,村民集体分红能拿到成千上万元了,农村的变化太大了。对于已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东莞农村,新农村建设应该抓什么?东莞市市长刘志庚指出,东莞的工作重点是培养、教育新一代农民。
“洗脚”不“洗脑”的困惑
常平镇位于东莞东部地区,本地人祖祖辈辈都是以农业为生。改革开放以后,常平以发展“三来一补”为切入点,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5年常平镇集体总资产近39亿元,村集体分红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记者采访时看到,常平镇31个村几乎找不到成片的农田,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楼房、公园、剧院,农民的生活环境和城里人几乎没有差别。但记者了解到,物质条件现代化的农民并未跟上现代文明的步伐,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旧观念,仍在影响着当地农民。有些农民不懂法,很难接受说服教育;更有些农民不愿意工作,整日四处游荡、打麻将,就靠着村里的集体分红度日。这就是“洗脚”不“洗脑”带来的困惑。
多管齐下培训农民
常平镇党委书记梁海卫认为,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常平农村经济发展到今天,资源开发已经做得比较充分,要想取得农村建设的新突破,必须将注意力转到人的身上。记者获悉,常平镇通过抓就业来抓经济,探索出了一条以“培育新农民”为抓手来建设新农村的道路。
常平镇金美村党支部书记任煜华告诉记者,常平镇将村民的培训、就业情况与村委会的考核挂钩,由村委会牵头,动员农民参加培训、增强自身素质。事实证明培训效果是相当显著的:有了一技之长的村民纷纷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到目前为止,金美村已有1100多名农民就业。
此外,金美村还修建了自己的公园、剧院、图书馆,成立了自己的舞蹈队,村里的老人、小孩以及暂时没有就业的村民们都各得其所,精神饱满,过去村里那种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麻将的现象不见了。
在常平镇桥沥村,记者还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培训方式:桥沥村委会把本村的农民,特别是那些年轻、有一定文化的农民放到相关企业跟班实习,实习一段时间后,再把他们调回本村的村办企业或合资企业当管理人员或技术工人。
常平镇31个村都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免费技能培训班,针对农民的素质结构和企业用工需求,制订培训的总体规划,每年都开设电脑操作员、园艺师、会计、电工等专业技能培训班,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
农民培训初见成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常平镇不少农民通过培训进入企业,学到技能之后,自己也办起了工厂,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常平镇金美村七组村民任应华就是这样一个从农民到老板的成功例子。任应华过去一直以种田为生,后来村里的地被征出去盖了厂房,无田可种的他就进厂打工。打工学到技术之后,任应华就在村里办起了毛织厂,当了老板。
在常平镇,像任应华这样自己创业的农民不在少数,仅仅任应华所在的金美村,就有将近60%的村民自己办企业。目前常平镇有1000多家私人毛织厂,其中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开办的。
记者在白石岗殷屋村见到了村民殷亮明,他2000年职高毕业后,进入了本村针织厂当普通工人。由于收入低,工作缺乏乐趣,他一度想放弃工作加入村里的“闲人”行列。2001年初,殷亮明参加了常平镇劳动分局开展的会计员培训班,获得了厂里的会计职务。由于他业绩突出,逐渐获得了企业老板的青睐,年仅25岁就被聘任为所在针织厂的厂长。
通过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具备现代市场观念、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的同时,常平镇还开展了各种普法、文体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目前,东莞市常平镇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农民素质的提高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05年,常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近1万元。(记者 吴俊)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