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发起者崔新生抛出“非直接能源合作”思路,希望与国内能源巨头、石油输出国合作
昨日,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CIPIU)、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合办的“股权换油源计划之非直接能源合作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该论坛的圆桌会议上尽管人数不多,却云集了一些欧佩克成员国的驻华大使,而国内三大石油巨头之一的中海油集团相关负责人也首次出现在一直向民营企业力推的“股权换油源计划”的公开会议上。
“目前公司与印度尼西亚以及中东达成协议,动用4亿美元的基金分别用来开发印尼的4个油田区块和中东的2个油田区块。”股权换油源计划的设计者、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辅导人崔新生透露,在与国内企业的合作方面,公司将与山东东营一家民营企业达成协议,共同投资建立中国北方最大的民营炼化仓储基地,目前最先谈妥了双方将合资17亿元建立的基地码头。
“股权换油源计划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合作路线的突破,即非直接能源合作。”崔新生告诉记者。
另类的、民间的石油计划
崔新生说,“股权换油源计划”是针对中国市场而设计,是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石油石化企业的一种“引进附带油源合资”战略,即让具有油源的外国企业或油矿主,带着中国企业应得的份额油以及一定的现金投资,与中国的民营企业进行合资经营的一种股权捆绑油源的集合投资模式。
该计划通过中国企业以自有资产入股的方式,与具有油源的外国企业或油矿主谋求共建中小型油码头、石油运输系统、仓储或炼油厂及终端销售网点等方面的合资合作,以满足中国企业的份额油及保证供给需求,外国企业能够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并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利润为目的。
在最初的设计中,“股权换油源计划”是以中国民营石油石化企业资产和项目为目标,利用股权与油源进行资源置换,以达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策略效用和合作效益最大化。
2005年末,为具体实施“股权换油源计划”,崔新生发起设立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基金规模达8亿美元,基金保管行为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
计划绕不开“三巨头”
计划不可避免地有理想化的成分。崔新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发现,国内民营油企没有批发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瓶颈,这样即使在海外取得油源,拿回来也只能卖给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国内能源巨头们。
于是崔新生大胆地将大型国有企业和跨国集团纳入进来,他将用基金换来的油源以及区块转化成股权进行出售,并把股权分成勘探开发、炼化生产、石油运输和仓储、终端销售四大板块,根据企业性质和需求不同,把这四块股权分别卖给国有企业、跨国企业和民营企业。
届时,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将根据不同主体需要,担当投资者、投资顾问、资源优化集合主导者不同角色,通过基金拥有的上游资源即油气区块与石油大公司合作,以获取石油大公司在中国中下游市场的投资顾问,在石油大公司承诺保证油源供应、特别是成品油供应的条件下,为其承担炼油厂、仓储、加油站的共同投资或股权买卖。
据崔新生介绍,“股权换油源计划”获得了民间石油企业热烈反应,希望获得参与股权换油源计划的机会。目前,中国三大石油巨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均表示了合作的意向。
非直接能源合作成突破口
昨日,崔新生在论坛上介绍了其非直接能源合作的新思路。
他介绍说,为了获得稳定的国际油源保证,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股权换油源计划的中国境外执行机构,与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拉美国家、中亚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石油企业进行接触、探索,在掌握成本油即份额油方面,取得了合作路线的重大突破。
“虽然石油输出国拥有强大的投资能力,但这些投资并不能真正解决所在国家能源之外的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资金需求。”崔新生说,事实上,如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一方面在对全球投资的同时,也需要吸收更多的外来投资。石油输出国通过资源合作开采除了获得分成利益等好处外,无法真正通过资源合作而促进本国如农业、科技、医疗卫生等其他领域的发展。资源仅仅是一种商品,而与其他行业和产业的联动的促进作用不大。
作为“股权换油源计划”的发起者,崔新生通过与一些石油输出国的合作,创设了非直接能源合作的新模式。
非直接能源合作即通过协助、促进资源国家市场发展与和谐进步而获得补偿性能源合作,具体体现为由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为资源国家建立“能源财政转移补偿机制”,而由资源国家提供油气资源区块,由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进行投资和担任资源合作顾问,由此形成双向补偿。
石油输出国还在观望
“股权换油源计划是目前实现产油国和消费国直接对话、将国际投机基金挤出市场的最好方式。”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昨天在论坛上指出,国际油价高企,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产油国因为资金限制无力增产,这些都给国际投机基金趁机兴风作浪提供了条件。
伊拉克、巴林等产油国驻华大使在对崔新生提出的新计划表示兴趣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暂时观望的态度。
伊拉克驻华大使提出了一些疑问:国际石油价格不断变化,石油输出国与消费国合作更强的方面究竟在哪里?处于劣势的中国民营企业应如何在市场上与国有石油公司竞争?股权划油源计划如何避开欧佩克限制等。
巴林驻华大使则认为,巴林对这个计划很有兴趣,但是目前还要讨论如何发挥基金的作用。
而中海油国际有限公司合同主管张建光也认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关键是民营企业要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哪。
本报记者 王冰凝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