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损失主要是对冲成本和被动敞口造成,而非外汇市场交易损失
[网络版专稿/《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杂志记者 赵逸荻]中国建设银行(香港交易所代码:0939 下称建行)于4月6日公布2005年业绩公告后,国际主要投资银行分析师皆撰写研究报告,提出诸多批评,包括认为业绩低于预期、信息披露不足等。 建行方面日前接受《财经》采访,对这些批评做出针对性回应,认为业绩符合市场预期,信息披露亦很充分。
建行业绩摘要中披露,2005年经营收入为人民币1287亿元,同比增长12.9%。但由于重组相关的税收优惠于2005年6月30日期满,该年度所得税上升,因此净利润由2004年度的490亿元下降到2005年度的471亿元。
少数分析师对这一所得税税率变动充满猜测,认为不明晰的税率带来很大的投资风险。另一个引起投资者对信息披露透明度质疑的是汇兑损失问题,该行披露2005年出现汇兑净亏损人民币13亿元,但在摘要中没有解释汇兑损失的原因。
据知情人士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迷惑,在于建行与投资银行分析师之间的互动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建行发布业绩摘要的时间是4月6日下午4点,各投行分析师按照惯例当晚撰写研究报告,并在4月7日早晨发布研究报告。
建行在4月7日早9点通过联交所网站上所公布的50页业绩公告全文,其中包含了对上述问题的详细说明,但因时间差关系,一些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并不是根据建行正式的业绩公告做出的,他们也没有及时就有关问题向建行进行查询。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13亿元人民币汇兑损失和所得税率变动两个焦点,建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王贵亚表示:“这些从业务角度讲都没有问题。”
中央汇金公司在2003年向建行注入225亿美元外汇资本金,为了使建行的外汇资本金的汇率风险通过市场交易行为得以对冲,汇金公司于2005年初与建设银行签订了“外汇期权交易协议”。根据协议,汇金公司承诺从2007年1月1日起,分批从建行购入美元,价格定在一美元兑人民币8.2769元,而建行 向汇金公司支付总额为初始协议金额3%、每年1%即18亿元人民币的期权费。
王贵亚说,建行年报披露的13亿元汇兑损失项中,包含了建行2005年度摊销的6亿元期权费和掉期的成本,而不是外汇交易损失,建行的外汇投资是盈利的。“225亿美元注资加上90亿美元IPO资金,总共315亿美元,如果没有任何风险对冲和风险锁定安排,去年人民币升值2%,我们就要损失近50亿元人民币,但帐面上体现的汇兑只有13亿元,显然我们规避了汇率风险。”
建行将90亿美元IPO募集资金结汇成人民币,但由于国内货币市场收益率不到2%,而美元收益率超过5%,所以建行又将人民币掉期成总额近90亿的美元。这一业务所发生的掉期成本体现在汇兑损失项中,而产生的利润则体现在投资收益等项下。
王贵亚认为,这3个百分点的利差可以覆盖掉期成本。此外,建行还有近60亿美元的外汇敞口没有做掉期安排,因为市场和央行都没有提供可适应的工具。建行也曾多次申请结汇,未获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因此,当去年7月21日汇改出台后,立即产生折合人民币资产后的缩水。建行这部分外汇资金尽最大可能进行海外运用,相应产生的投资收益利差可以覆盖7亿到8亿元人民币的汇兑损失,但是记录在其他科目。
建行业绩公告还披露了该行2470亿元的信达债券利息收入,自2005年起不再享有减免所得税的优惠,这一项增加所得税支出18.34亿元。
王贵亚解释说:“所得税名义税率是33%,但因为有调增调减的因素,应纳税所得额可增可减,增加项和减少项轧差所得就是实际税率,实际税率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33%。如果从471亿元净利润中把78亿元税收优惠扣除,可以算出建行2005年的实际税率是29%。” (责任编辑:雨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