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卡特徐州从成立就开始“故意亏损”,直到获得徐工出让股份后逐年赢利的发展历程,一直为人质疑。“定价高,产量低,我们事后分析,故意的成分比较大。”
插语:卡特徐州的一位法律顾问甚至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我什么都知道,但我不能说!”
插语:对于卡特彼勒是幕后买家的传闻,《中国新时代》记者4月5日在徐州市工商局获得了另一种说法。 在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中,有两位说他们听到的由来已久的版本是:凯雷把徐工机械买下来以后,再交由卡特彼勒来管理
冰山露出了一角。
在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收购徐工机械85%股权一案中,一切的一切,或许并不像公众已经知道的那样简单明了:2005年10月双方在南京签约,年底该交易通过江苏省审核;2006年“两会”期间质疑外资垄断收购之声渐起,3月份该项目在国家相关部委审批时“被押后”。
这些,或许跟国际工程机械业巨头卡特彼勒(Caterpillar)有着直接关系,一位在徐工集团服务超过20年的消息人士近日向《中国新时代》记者透露,“凯雷的背后其实是卡特彼勒,是卡特委托凯雷来收购徐工,以达到它垄断中国市场的目的。这是收购遇阻的真正原因。”
他说,这一消息来自于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特中国”)北京总部的一位高层,该高层在去年凯雷收购徐工交易公布后,对他透露了这个幕后真相。但该消息人士拒绝说出这位高层的具体身份。
这位消息人士表示,国家相关部委对交易审批分外谨慎的态度,与这一传言或许有着某种关系。
其实,这一说法早已有之。负责凯雷集团媒体事务的博伟公关负责人,几个月前就曾对《中国新时代》记者否认说:“这个事情(卡特委托凯雷收购徐工),我们已经解释很多遍了。”
同时,该交易在北京遇阻似乎已经不是“正常程序”问题。凯雷集团香港企业传讯部董事李艳梅4月6日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表示,“拒绝就这一事件置评”。
而徐州市政府的一位高层领导在4月13日干脆向《中国新时代》记者表示:“我觉得,恐怕难度很大。”4月8日下午,更有消息人士对在徐州采访的记者称,有在北京的徐工内部人士传出,商务部已经否决了该收购案。
记者多次就此联系商务部,并发传真求证。商务部新闻处工作人员称,涉及到企业行为,商务部不一定接受采访。至记者发稿时,商务部果然未就此进行回复。
4月11日,博伟公关负责人再次对记者回复说,还未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知道消息从何而来,故无法回答记者的问题。
在那位消息人士看来,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或许完全源于卡特彼勒的中国棋局。他认为,从卡特彼勒与徐工集团的初次合作开始,随着事态的发展,一切就已逐步设计好了。
“卡特极其重视中国市场,因为徐工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卡特就是想要吃掉徐工。”该消息人士说。他举例说,徐工集团与卡特彼勒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就是第一个被卡特吃掉的。
“卡特把中国吃得很透”
从徐州市中心坐车20分钟,就到了位于市区东北方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东面的洞山脚下,就是卡特彼勒于1994年与徐工集团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特徐州”)。
4月6日,《中国新时代》记者来到这里时,整个厂区正沉浸在漫天飘舞的柳絮中。厂区北面约三分之一是办公楼和生产车间,南面大部分是草地,露天停放着挖掘机、驾驶室等产品。车间外的工人并不多,车间里也没有传出想象中的机器轰鸣声。
卡特徐州人事服务部员工与公共关系经理谢剑并不欢迎记者这样的“不速之客”,他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就合资公司发展状况一事接受采访。当记者表示近来媒体多有关于卡特彼勒的负面报道时,谢剑表示“会找媒体做这件事”。
一天后,谢剑给记者打来电话称,请示过总经理马文•若瑟,公司方面鉴于话题比较敏感,不能接受采访,建议记者联系北京总部。
话题的确敏感。据说,卡特徐州从成立就开始“故意亏损”,直到获得徐工出让的股份后逐年赢利的发展历程,一直为人质疑。
卡特中国网站资料显示,卡特徐州是卡特彼勒公司和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于1995
年创建的合资企业,并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一流液压挖掘机和工程机械的生产厂商。工厂占地面积达17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是卡特300系列挖掘机。
工商资料显示,卡特徐州于1994年10月成立,最初由卡特彼勒亚洲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与徐工集团出资经营,双方第一阶段投资额为1990万美元,卡特认缴1140万美元,徐工认缴760万美元,双方的出资比例为卡特占60%,徐工占40%。
到了1998年12月,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对《关于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股权变更及增资的批复》中称:同意公司增资,增资后投资总额为82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3220万美元。股权结构为徐工集团15.87%,卡特彼勒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12.42%,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71.71%,同时徐工集团保留今后买回合资公司40%股权权利。
彼时,卡特实际上已占84.13%的股权,徐工集团在这家合资公司的发言权却逐步缩小。
对于双方股权的变化,消息人士说,这是因为卡特徐州在成立之后的头3年间“故意亏损”,卡特徐州在1997年要求增资,但徐工集团“当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无力出资,只好割让股份。
据卡特徐州1997年度《联合年检报告书》显示,其时卡特徐州投资总额为3540万美元,徐工集团当年应出资额为710万美元,而当年实际只出资241万美元。欠缴出资原因为“国家停止对合资企业投资的贷款,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筹资困难。”
该公司当年负债总额为39307万元人民币,长期负债137万元,亏损及非正常生产的原因是“企业初创,费用高,销售量低,销售价格竞争使效益受损。”
亏损的状况在公司成立的第4年并未消除。卡特徐州1998年度《联合年检报告书》仍表明,徐工集团筹资困难,而“部分股本转让”。亏损及非正常生产的原因是:“1、初期投入大,费用高。2、目前产量未达到生产规模。”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故意亏损是老新闻了,等到徐工集团出让股权的时候,我们回头一分析,它(指卡特方面)就是故意亏损。没人这么说,但它确实是这么做的。”
他进一步分析说:从一开始生产2台挖掘机,到形成8台的产量,最高点是14台,而这个时候每台卖100多万。“在95、96、97、98年,这个高价位在当时的中国是无法接受的。”他说,卡特徐州在头三年以个位数到十位数的产量造成积压,要用4个地方来库存。
“定价高,产量低,我们事后分析,故意的成分比较大。”按照该消息人士的估算,一台液压挖掘机现在的成本大概在三、四十万左右;而按照1995年的钢材市场的价位、人工费用,应该说成本比现在还要低。
据他回忆,卡特徐州同时还以高工资吸引人才,从徐工集团挖走了相当一批人。“当时我当处长,每个月拿600块钱,他们是拿1200块钱,比我们徐工集团的中层干部都要翻一倍。”
但是,转折点也恰恰在1998年。卡特徐州的净利润从1998年的“—6273万元”,到1999年“—4022万元”,再到2000年时,已是“778万元”净利润,此后逐年增长,到2004年达到“4365万元”。
“他们把中国吃得很透,而且这是个国际惯例。目的就是大股权。”消息人士介绍说,卡特徐州最初的主打产品是卡特320C液压挖掘机。“这个产品把中国市场全部打开了,低价位,高质量。”售价也从原来的100多万一台,一直降到70万以下,比同类产品低10多万;而且还是大功率发动机,连续工作能力强。他还透露说,从现在开始,这个产品已经不再生产了,卡特正以320D代替320C。8月份正式投产。
据卡特中国的公关公司——福莱公关提供的资料,卡特彼勒现在主要通过五家独立的经销商在大中华区销售产品和提供产品支持服务。最大的一家为日本利星行机械有限公司(Lei
Shing Hong
Machinery),负责上海、江苏、浙江等7个省份的销售,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卡特系列挖掘机2004年销售收入为25.46亿元,成为卡特彼勒在中国最大的一块收入来源。
卡特徐州的场地也让消息人士感到奇怪,按照他的分析,卡特要在国内大规模发展,必然要买地、建厂房,但卡特徐州的场地却是租的。
4月3日,《中国新时代》记者联系到卡特中国公关经理Bill
Beddow,要求采访卡特高层,解释诸多疑问。福莱公关表示,公司对采访很感兴趣,但目前没时间接受采访。
卡特徐州的一位法律顾问甚至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我什么都知道,但我不能说!”
“徐工这么亏,凯雷为什么要买?”
在那位消息人士看来,凯雷只是个中介,真正买家是卡特彼勒。
“当时媒体报出来是凯雷,而徐工没有选择实体企业,我们都感到太意外。”时隔半年,他还是很激动,“徐工这么亏,凯雷为什么要买?很明显,这不符合市场运作的规律。”
徐工亏损,在当地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在徐工集团四大主机厂——工程厂、装载机厂、重型厂、筑路机械厂中,工程厂的情况可能最糟。
知情人士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工程厂近一年来的产量,还比不上以前三个月的产量;最可怜的,春节前一个月的产量不如以前一天的。另一位徐工集团内部人士也说,工程厂的压路机,在2004年以前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每月产量到800台,此后开始急剧滑坡。
4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徐州市中心以西矿山东路的徐工科技(000425)子公司徐工筑路机械分公司(原工程厂),该厂生产压路机,摊铺机等。徐工科技党委副书记李贞及总经理助理刘建梅,均不愿就企业亏损状况接受《中国新时代》记者的采访。
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工程厂已于1月30日调整完毕,现在分东厂区和西厂区,东厂区在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而她所在的西厂区只负责生产和配套。另一位知情人士也对记者说,明年可能西厂区也要搬到金山桥去。
记者从徐州市政务官方网站查到的数据显示,2005年徐州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中,压实机械产量下降,全年为2434台,比上年下降44.2%。
徐工集团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对《中国新时代》记者分析说,前些年基础设施建设过火,压路机等产品市场上租赁多、购买少,由于租赁的方式就已经能满足需求,所以工程厂的日子的确不好过。
有消息说,由于工程厂的产量实在太小,现在徐工科技把铲运机械分公司(原装载机厂)的部分产品,转入工程厂去生产,而企业也在靠贷款硬撑。
一位知情人士也提出,工程厂“新品没开发出来,市场不会打”,而卡特徐州生产的压路机虽然比工程厂的贵,但从性价比一看,客户还是买卡特的。据此,他认为,收购交易幕后的买家如果不是卡特,工程厂必然走向终点。
比工程厂幸运的是装载机厂,它被认为是在走上坡路,因为装载机不是卡特的强项,所以受到的冲击不大。而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重型厂)是目前徐工集团唯一赢利的企业,大吨位的装载机填补了国家空白,且现在还没有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装载机厂是在前几年集中力量换型成功的。现在客户即使拿现钱都不一定提得到车。”消息人士说。
与上述三家主机厂不同的是,原筑路机械分公司下属的筑路机械厂则颇显神秘。消息人士对记者透露,生产平地机的筑路机械厂已经从徐工科技剥离,不参加此次徐工机械的改制,也就是不纳入凯雷的收购范围。
个中玄机,消息人士认为,仍旧与卡特彼勒有关。这次的主角,是卡特在徐州的第二家企业,也是独资公司——卡特彼勒路面机械(徐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特路面”)。
该公司由卡特中国出资410.6万美元在2000年3月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制造和销售路面压路机、动力平地机及有关工程机械产品零部件、提供售后服务及有关咨询服务。
消息人士说,虽然经营范围里有压路机,但压路机至今仍在卡特徐州生产,而卡特路面的重点一直在平地机上。他同时介绍说,2005年卡特路面从巴西引进了一套平地机流水线;同时也从卡特徐州抽调人员派到巴西学习,“现在这套流水线和巴西的一模一样了”。2006年2月中下旬,卡特调来一批巴西老外,在徐州装了三台平地机。现在卡特路面尚无法进行批量生产,但到今年6月左右,其预计目标是班产(一个工作日)22台。
如此,卡特路面就直接威胁着同样生产平地机的徐工筑路机械厂。“平地机和挖掘机一样,是卡特的主打产品,性能是相当过硬的。”接近卡特路面的知情人士说。卡特路面看中筑路机械厂的场地、人员、设备和市场,并有一块几十亩的草地,可以进行二期建设,“所以卡特始终不投资,不建厂房,就租赁一块地,你不跟我合,平地机我自己就弄出来了。”
另有消息人士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现在得到的消息是,徐工的筑路机械厂正和卡特中国总部接触,有合作的迹象。如果消息确凿,那么曾经被广泛报道的已经被徐工抛弃的卡特彼勒,其实一直在和徐工保持接触,并希望开展再次合作。
而早就公开的是,卡特彼勒在1999年就曾经和徐工集团谈判,要在继卡特徐工之后,再合资一家生产平地机的企业,但当时在卡特徐州这个合资公司上吃了亏的徐工集团,理所当然的没有同意。于是,在谈判无果的第二年,卡特中国自己成立了卡特路面这家独资公司。
“徐工这样做,就是要把自己平地机的市场让给卡特。”有消息人士分析说,“而交换条件,就是作为幕后买家的卡特让一步,在凯雷和徐工的《合作合同》中规定一项,即在三年内,凯雷不动领导层的人事权。”
徐工与凯雷的合资协议规定,现有员工三年内裁员比例不超过5%。凯雷亚洲基金联席主管杨向东在去年10月也向媒体明确表示:“我们现在的主要目标是留用管理层,因为他们做得很好,徐工的员工也很优秀,因此我们没有裁员的计划。”
事实也是如此,徐工机械的裁员早已开始,但涉及到管理层的裁撤却并未进行。消息人士认为,之所以约定“三年”,恰恰是徐工集团的主要领导任期为三年吻合。
而在该消息人士分析中,要求享有人事权,恰恰是卡特彼勒在2004年10月徐工的第二轮谈判中遭到淘汰的关键原因。先前有分析指出,卡特彼勒一旦入主徐工机械,势必直接掌控经营层面,而这是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的。与之相比,以凯雷为首的投资基金们优势凸现——提供资金,不动品牌,更重要的是承诺不会大规模调整经营班子。
当然,卡特彼勒希望和徐工合作的谈判之所以两遭败绩,与徐州市政府方面没有同意也有关系。政府反对,是因为一旦卡特入主,徐工集团就面临着半数人员下岗的难题。如果卡特如愿,那么徐工集团2万多人,再加上与之联系的庞大供应商、配套企业和经销商们,将有数万个家庭受到波及,“这是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不卖,就只能等着垮掉?
4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金山桥开发区的徐工集团总部,却没有见到集团经济运行部部长、凯雷徐工交易联络人王庆祝。办公室人员说,王庆祝“出差还没有回来”,而记者在王庆祝办公室采访另一位工作人员时,他说“王部长正在市里开会”。
“你找他也没用,只可能得到‘审批还在进行中’这样的回答。我们现在不接受采访。”该工作人员说。而对徐工、凯雷及卡特三者的关系,记者采访的总部其他人员均不予置评。
在消息人士看来,只要卡特路面和徐工筑路机械厂正式合作或是控股,或许就能证明凯雷背后的主角就是卡特彼勒。他分析说,以卡特的一贯作风,是要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它真正看中的不是徐工的品牌,而是销售网点和市场占有率,以及部分技术人员,“那么和徐工集团合作,就能一步到位”。
对于卡特彼勒是幕后买家的传闻,《中国新时代》记者4月5日在徐州市工商局获得了另一种说法。在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中,有两位说他们听到的由来已久的版本是:凯雷把徐工机械买下来以后,再交由卡特彼勒来管理。就该传闻,有分析人士对记者说:“也可能卡特派人过来,也可能卡特策划好,凯雷来执行。”
徐工集团在技术与实力上无法和卡特抗衡的言论也在日益流行。“即使现在徐工集团马上技术更新,都赶不上,差距太大。如果不合作,卡特今天就在这儿建厂,那么徐工集团的厂子或许就只能等着关门。”
徐工集团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也向《中国新时代》记者表示,徐工集团现在整体处境的确很艰难,厦工、柳工、龙工等重工企业在某些产品产量上(比如装载机)也早已超过徐工。
有分析人士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产量指标就像平衡秤,当徐工集团产量小的时候,出于生存考虑,这个庞大的机构就会转作为他人服务;现在卡特的市场一旦扩大,徐工的产品如果卖不动,那么配套的企业就都会与卡特合作,其中包括服务也要转型。“这种市场的转型,徐工集团是没有能力刹住的。但卡特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不惜代价通过凯雷。”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8日报道,凯雷收购徐工的交易遇阻,因为中国政府对凯雷投资集团提出了一些严格的限制条件。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中国商务部不会批准该收购交易,除非凯雷投资集团这家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允诺未来不会将持有的多数股权卖给外国工程机械公司。
对此,消息人士分析说,现在有两个可能,即批与不批。但江苏省及徐州市政府,以及徐工方面都已经执行完了——新徐工机械的办公机构成立,管理层上任,人员合并,厂区调整,要约收购也在执行。
“不论中央批不批,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如果不批,协议一旦失效,徐工集团将面临巨额赔偿。”该人士预测说,“现在是国家不批也得批,不批,徐工集团就得垮。”
——但愿,这仅仅是个预测。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