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决定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对金融机构进行窗口指导,要求把握信贷投放进度,防止大起大落。这两项举措可以说是今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最大动作。
专题报道:宏观调控发出新信号 住房贷款利率相应上调
央行动用市场和行政调控手段双管齐下,想向市场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将会起到什么影响?央行是否还会继续出台紧缩性政策?
围绕这些疑问,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经济学家。 他们一致认为,这一政策的紧缩力度并不大,央行意在发出紧缩信号,这是系列紧缩政策出台的开始。
巴曙松 国研中心金融所副所长
范剑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
龚方雄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师
王小广 发改委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
高善文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央行发出明确紧缩信号
主持人:各位认为央行上调贷款利率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巴曙松:上调0.27个百分点实际上是个信号,表明紧缩的开始。目前的流动性异常充足,如果从紧缩流动性的角度来说,上调贷款利率实际上对收紧流动性是有限的,主要会对抑制投资过快增长起到作用。
在银行依然是主要的社会融资渠道的背景下,面对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目标,客观上要求银行向企业提供的贷款利率需要相对更高的利率水平。从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来看,在当前中国的信用体系和金融市场发展格局下,商业银行如果不能保持足够大的利差就很难覆盖整个经济金融体系转型带来的风险,并会累积银行经营上的隐性包袱。
原来我们一直讨论,到底会紧缩哪个利率?存款、贷款、还是回购利率?上调贷款利率是迫不得已的政策。这是因为,调控的最好手段是货币市场利率,它传导比较灵敏而且影响面也不那么大,但是现在货币市场规模及各方面影响也有限,所以要动贷款利率。
范剑平:央行主要是释放一个政策信号,货币政策要收紧。一季度的货币信贷比较宽松,央行觉得应该往稍微收紧的方向操作,但由于只是一个季度的数据,有些情况现在也不是很明朗。所以对央行来说,0.27个百分点对提高资金价格控制投资并没有很大的意义,毕竟幅度不大。给出这个信号是要告诉市场央行的态度,如果信贷继续高增长,还可以继续提高贷款利率。
龚方雄:提高贷款利率对市场来说是出乎意料的动作,因为央行一直提的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我认为央行此举是想向市场及金融机构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即贷款、固定资产投资应放慢。这个做法符合市场的运作。
王小广:这相当于升息了,5.85%的水平比较合适,主要用意是紧缩信贷。目前货币供应量过快,银行信贷无疑应该收紧一点。去年社会上呼吁贷款应该放松一点,央行放松了,商业银行放松的步子更大,甚至有点过头,造成目前信贷增长过快的局面,现在金融紧缩微调后,应该会回到去年中期的水平。
高善文:央行发出了很明确的紧缩政策信号,显然是要给经济降温,先发制人预防经济过热。
关于窗口指导,央行希望商业银行能够合理控制贷款投放的进度。实际上是想减少贷款的增长,降低贷款增长率,而降低贷款增长率对经济本身就是紧缩性的作用。提高贷款利率,可能有这样几个用意:第一,调整贷款利率首先是个紧缩性的政策信号。第二,把贷款利率调上去以后,对实体经济来讲,资金的机会成本、盈利能力、盈利预期、自由现金流等都会受到约束,从而对实体经济起到紧缩作用。第三,如果窗口指导是有效的,那么商业银行减少了贷款投放,把贷款利率调高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扩大利差,扩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但是,央行究竟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现在来看还是见仁见智的。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