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监会网站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投放农村的贷款总量去年末首次突破2万亿元,用于支持农业的贷款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直接到户贷款占农业贷款的比重达到8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唐双宁在银监会27日召开的“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披露了上述数据。 唐双宁说,总体看,“十五”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三农”的信贷投入逐年增加,支农服务方式逐步改进,较好地促进了“三农”发展。据统计,去年末,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类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9%,比“十五”初期增加1.6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1.7%。
据唐双宁介绍,去年,全国7000万户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占全国2.2亿农户的31%,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近60%,两亿多农民受惠。到今年1季度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3895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到11668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达到8998亿元。唐双宁说,两年多来,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在管理体制上,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责顺利移交给省级政府,初步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责任。在产权制度上,通过机构整合,试点组建了一批新的农村银行类机构,重组、整合了一大批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在政策扶持上,央行专项票据已基本发行完毕,首批到期票据已进入兑付阶段,税收减免、保值储蓄贴补息等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地方政府也以不同方式给予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支持。“通过政策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史包袱得到一定程度化解,整体风险状况有所改善。支农服务上,支农信贷投入增加,农户贷款覆盖面扩大,支农服务能力增强。”唐双宁说。据唐双宁介绍,在督促指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大支农信贷投入的同时,银监会积极配合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的制定,就农业银行的改革提出意见,对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以及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等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对加快邮政储蓄改革、新办多种所有制农村金融组织、培育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导民间借贷等问题,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调查,反复研究,充分论证,在很多方面达成一致。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