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3日电(记者 孙玉波)2005年,国家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产生了积极效应,部分行业过快发展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内资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第三产业的注册资本明显增长。
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第一产业注册资本(金)实有2198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二产业的注册资本(金)实有58781.5亿元,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注册资本(金)实有102969.5亿元,同比增长5.9%。
从各产业的实有户数来看,内资企业第一产业实有8.2万户,占内资企业总户数的2.3%;第二产业实有79.9万户,占总户数的22.9%;第三产业实有261.6万户,占总户数的74.8%。
从企业发展特点看,房地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但注册资本(金)继续增长。增长迅速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如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一些垄断行业诸如金融、电信、保险等要逐步放开市场,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在以上行业加快了战略性重组、改造步伐,有选择性地逐渐退出贸易、餐饮等竞争性较强的第三产业,加大了在农业、电力、煤气、水等基础性行业的投资。国有企业注册资本在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稳定增长,在第三产业投资减少。2005年,国有企业在第一产业实有2.5万户,占国有企业总户数的3.2%;在第二产业实有12.8万户,占总户数的16.1%;在第三产业实有64.1万户,占到80.7%。
公司在第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在现代服务业的增长尤为迅猛。公司在第一产业实有2万户,占公司总户数的1.6%;在第二产业实有24.5万户,占19.5%;在第三产业实有99万户,占78.9%。(完)
相关——产业结构调整
“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建议》指出,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二是发展重点行业。《建议》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要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