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日前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内资企业实有350万户,比上年减少30.1万户,下降7.9%。
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在分析企业户数减少的原因时认为,内资企业改革的继续深入和投资领域的不断放开,使得一些规模小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或转型、合并,或退出市场竞争;同时,工商管理部门全面实施属地监管,开展各项专项整顿,加大监管与查处力度,对达不到国家有关要求和严重违法经营的企业依法进行吊销处理等,也致使全国企业实有户数继续下降。
但是,我认为国家工商总局负责人的上述分析忽略了一个更为基本的原因,即创业环境的不佳事实上导致了企业的减少。从国家工商总局负责人提到的两个理由来看,也隐约透露出这方面的信息。因为所谓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整顿、查处力度,本身就是创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开办和生产经营肯定有影响。
在一个社会中,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的公司、企业总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后者占到整个企业总数的99%。从企业形态来看,有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形式。考虑到在企业总数减少的同时,公司制企业在增长,而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型和微型企业一般实行的是业主制、合伙制,那么,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下降的速度应该比现在公布的7.9%要快。由此可见,减少的企业主要是小型和微型企业。事实上,这两类企业受社会创业的环境尤其是政府政策和服务的影响最大。
创业环境的不佳从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三乱”现象和执法的随意可见一斑。由于各地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大都机构臃肿,从而不得不依靠各种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来维持生存和运转。越往下这种情况越严重。从开支来源结构上看,中央与省主要靠税,市和地则靠税、土地和收费,而县乡开支的40%、甚至60%只能靠收费和罚款来维持。所以,几乎没有不收费和罚款的部门。根据经济学家周天勇的统计,1999年全国在工商局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3160万户,2004年时减少为2350万户,每年平均净减少128万户,其中绝大多数就是让政府各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检查搞破产的。
从执法来看,目前在一个地方,对于个体户、微型和中小企业、大中型企业的经营和生产,执法的部门有工商、质检、城管、卫生、环保、劳动等许多机构。这些部门的执法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部门强权和谋利动机,重复执法、重复收费和重复罚款的事经常发生。执法环境的混乱,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最大祸根。
总的来讲,政府的各种规制太严,创办企业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较为不佳;对大量能增加就业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不是没有优惠就是优惠很少,而收费罚款反而比大企业还沉重;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和服务质量普遍较差;以及微型和中小企业基本上融不到资等,是影响创业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创业是国家经济保持活力的源泉,它不但促进经济活力,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经验表明,创业环境的好坏主要依靠政府,需要政府转变自身观念和行为,提高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增强对企业的服务。怎样改革现行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对企业的服务,创造一个好的创业和企业发展的环境,已是刻不容缓之事。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