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时期,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822.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6%,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900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由2000年的155.6亿元增加到536.3亿元,增长2.4倍,年均增长28%。 五年的奋斗使自治区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也是各级政府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努力促进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拉动自治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食品制造、农副食品加工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等六大支柱行业。
    一、六大行业支撑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一)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内蒙古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工业经济总量稳步迈上新台阶。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390.9亿元,比"九五"期末2000年增加93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近1.7倍,平均每年增长25.0%,比"九五"时期加快12.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2.5%提高到2005年的36.4%。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位于前六位的行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4.9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65.1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60.7亿元,食品制造业83.8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76.7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4.8亿元,六大支柱行业在全部行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达六成以上,成为支撑"十五"期间内蒙古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
 &nbp  (二)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伴随着全区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工业产能增加较快,六大支柱行业的主要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4年末全区生铁产量922.7万吨,是2000年产量的2.1倍;钢材产量747.8万吨,是2000年产量的2倍;原煤产量2.6亿吨,是2000年产量的3.5倍;发电量达到1070亿千瓦小时,是2000年发电量的2.4倍;乳制品376.8万吨,是2000年产量的56.6倍;成品糖14.8万吨,比2000年增加2.7万吨;食用植物油26.2万吨,比2000年增加2.4万吨;化肥产量65.6万吨,比2000年增加30.0万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为区内外提供了大量生产生活资料,为全区经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也稳固了自治区在全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地位。
    (三)产业结构调整显见成效。工业结构调整是全区"十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五年里,全区以电力、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明显加强,传统的农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纺织、建材等原材料和加工工业有所压缩。从增加值构成看,200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中轻重工业的结构为29:71,而 2005年这一结构调整为27:73,重工业在增加值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工业行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2005年六大支柱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增加值占到全区重工业增加值的71.9%,占全部行业工业增加值近半数;食品制造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区轻工业增加值的52.3%,占全部行业工业增加值13.1%。在全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资源优势正逐步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四)发展模式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针的指引下,全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销更加衔接,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区工业企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33.1亿元,全区产品产销率达98.5%。在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盈利,实现利润总额251.6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227.7亿元,年均增长60.2%,远高于生产年均增幅,其中,六大支柱行业利润年均增长91.9%,高于全部行业平均水平。五年的发展使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的初步转变,六大支柱行业正带领全区工业经济走上持续快速高效的发展之路。
    (五)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全区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区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年末从业人员数达到110.1万人,六大支柱行业人数占到近一半。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从业人数18.0万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从业人数10.9万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数7.8万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从业人数6.0万人,农副产品加工业从业人数5.8万人,食品制造业从业人数3.4万人。六大支柱行业用工成为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二、龙头企业带动支柱行业
    "十五"期间六大支柱行业取得长足的发展,这是内蒙古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结果。
    一是多年来内蒙古始终把冶金、机械等综合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极大地促进了重工业基地包头钢铁集团产能进一步扩大和产业链进一步延伸。2004年包钢钢产量达543万吨,在全国大型钢铁公司中排名第13位,从而保证了冶金行业对全区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撑力。
    二是以东胜矿区、准格尔矿区、锡林郭勒胜利矿区、白音华煤田、通辽霍林河煤田、呼伦贝尔扎赉诺尔矿区、宝日希勒矿区和伊敏矿区八大矿区为主的煤炭基地建设不断加快,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规模逐渐扩大。
    三是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全区加快实施煤电转换和"西电东送",电力建设规模逐年扩大,陆续建成投产了达拉特、托克托、元宝山、薛家湾和乌拉山等重大电源项目,提高了煤炭资源综合效益,满足了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
    四是传统产业食品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充分利用内蒙古独特的绿色食品原料资源,运用现代加工、保鲜、包装技术进行改造,在伊利集团、蒙牛乳业、草原兴发、塞飞亚集团和华资实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下,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使内蒙古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五是全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大力提升化学工业产业层次。2005年兰太实业集团生产的金属钠占到世界市场的40%,其原料就是兰太盐业公司生产的特种盐。同年兰太实业集团又投资建设烧碱项目,彻底解决了生产金属钠中排放氯气回收利用问题。以兰太实业、天野化工和三联化工等企业为龙头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保持了高速发展,国家级化工基地正在内蒙古快速崛起。
    三、支柱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五年,虽然六大支柱行业整体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效益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是在向新型工业化道路前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层次较低,制约工业发展后劲。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全区的原材料加工、能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全区六大支柱行业都集中在上游产业和初级加工业,这类产业对其他产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同时,六大支柱产业中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与居民生活的相关性低,从而缺少了为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而变化的产业增长原动力,其发展是以大量资本和劳动投入为前提,推动产业增长因素单一,经济自主增长后劲不足。
    (二)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科技进步相对缓慢。六大支柱产业经过由小到大的发展虽已具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地区先进生产力相比,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工艺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低。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这一指标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六大支柱行业投入强度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规模以上企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0.15%,全国平均水平为0.4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入强度为0.03%,全国平均水平为0.08%;食品制造业投入强度为0.16%,全国平均水平为0.28%;农副食品加工业投入强度为0.07%,全国平均水平为0.1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投入强度为0.13%,全国平均水平为0.66%。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更新换代缓慢,造成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三)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较大。支柱产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生产中,原材料和能源投入较大,会拉动能源原材料工业进一步扩张,这种工业结构的变化将增加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同时,还可能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粗放式经营现象发生。
    四、加快支柱行业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重点,继续做大做强六大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积极构筑优势产业集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二)注重工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要使消费工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工业结构应以消费结构为导向,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三)鼓励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生产力。内蒙古作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产业发展中可以坚持高起点,在支柱产业的建设中,在引进大项目中,直接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通过技术跨越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保持六大支柱行业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就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及时进行行业改造,以促进产业升级,这是保持和提高支柱行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六大支柱行业的产业结构很适合进行循环式生产或建立产业循环式组合,因此应加大对循环经济政策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和循环经济园区。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采取政府奖励和税收减免优惠等经济政策来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减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以确保自治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