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蒙牛速度”是近几年最吸引企业界眼球的名词之一,从1999年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至2005年跻身中国乳业两强,内蒙古大草原的这头“奶牛”跑出了“火箭”速度。
而董事长牛根生,也在这六年半的时间里演绎出一个个让国人瞠目的故事:企业年销售收入从0.37亿元增长到108亿元时,他却辞去了总裁职务;好不容易成了亿万富翁,他却把市值15亿元的股份悉数捐出;国内乳界还在“用全国资源做全国市场”,蒙牛却不仅用全国资源,而且用全球资源,办中国乳业的事,做中国奶农的事……牛根生心里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梦?
蒙牛的国际化战略:从外围战到正面交锋 从2004年在香港上市融资到今年4月与丹麦的阿拉·福兹公司合资组建阿拉蒙牛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蒙牛控股51%,阿拉占股49%),蒙牛多次整合国际资源。说到国际化,牛根生好像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乳业要想后来居上,就必须广泛地运用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与国际接轨才能走向世界。那么,如何引进?拿钱买,未必买得来;即使买来,也有可能是假的、过时的。怎么办?我认为顶好是把国际上的钱和管理、技术一并拿过来,这就有可能不假,他为了对自己的钱负责也得把真家伙带过来。”
无论国内企业愿不愿意,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主旋律,世界乳业著名品牌都已进入中国并与本土品牌展开了竞争。“国内乳品企业与国际乳业巨头相比,无论研发还是经验都有一定欠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吸纳对手的长处。说穿了,即使在国内打防御战,在当今全球化大趋势下,你也得用国际化的眼光看市场。或者说,想做好地球上的事,你得站到月球上看地球;否则就看不到地球的整体,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牛根生的观点,不仅适用于乳品企业,也适用于所有正在成长中的中国企业。
“在全球竞争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非常关键的,要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今年3月,蒙牛完成了国家营养中心委托的“OMP造骨牛奶”科研课题,OMP造骨牛奶蛋白对肌体骨密度提高和促进骨量增加具有独特作用,在此基础上,蒙牛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造骨牛奶蛋白产品——“特仑苏OMP牛奶”。这是一款由中国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牛奶产品。
2002年,蒙牛进入香港市场。“走出去的路绝非平坦。”牛根生说。在香港与蒙牛比拼的都是国际名牌:澳洲的保利、澳牛,日本的北海道,荷兰的子母奶等。尤其困扰蒙牛的是香港人的观念:“内地的食品不能吃”。这种消费观念在成年人中根深蒂固,蒙牛想从“小消费者”中寻找突破口,开始在幼儿园、学校、周末的商场里搞免费品尝活动,销售人员看到孩子就给递上一杯牛奶,但家长不让孩子喝。后来,他们想到了内蒙古大草原、想到了闻名世界的蒙古族,于是改变营销策略,让推销员穿上蒙古袍、说上蒙语、唱上蒙古族民歌……一下子打开了市场。
2004年,蒙牛成为香港牛奶市场的第一品牌。根据AC尼尔森的统计数据,今年2月蒙牛牛奶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59%。今年4月,蒙牛又战胜世界著名乳品品牌,成为香港迪斯尼指定的唯一一家乳制品供应商,这也是迪斯尼第一次选中中国内地的食品。“让我欣慰的是,蒙牛在香港市场的成功不是靠低价倾销赢得的,而是靠产品的高品质。实际上,蒙牛产品在香港市场的价格比其他洋品牌的价格还要高。”
目前,除了在香港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蒙牛的产品还远销到东南亚和太平洋国家,是国内乳品出口的冠军企业。但这只是先试一下国际市场水的深浅,牛根生的最终目标是在乳品发达国家市场上与当地品牌进行正面交锋。目前,蒙牛与加拿大等国已签订了出口合同。
中国乳业的“软肋”
目前,中国乳品企业在设备、加工、管理理念等方面已经和国际水平基本接近了,那中国乳业的“软肋”在哪儿?“在上半段——如养牛、种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远没达到国际化标准。我认为,中国奶业的发展必然经历两个阵痛:一个是奶农的阵痛,奶牛需要合理淘汰,在乳业发达国家,奶牛的自然淘汰率是15%,而我国现在还不到5%。另外,奶牛饲养达不到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既严重影响奶牛的单产又影响牛奶质量,奶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因此受到影响。第二个阵痛是企业的阵痛,在残酷的竞争中实现品牌集中度的提高。所以,我认为,中国乳业要想大发展,必须淘汰低产奶牛、扩大单户养殖规模,同时,品牌集中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否则根本无法跟国际乳业接轨,市场也就白白地扔给了别人。”说到这里,牛根生眼中露出了深深的忧虑。
为了摆脱低水平养牛业的束缚,蒙牛于2004年底在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县建立起第一个国际示范牧场——蒙牛澳亚国际示范牧场。这个牧场共有三个示范区,分别是种草示范区、养牛示范区和挤奶示范区,展示了乳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工作程序,也为奶农和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参观、学习的场所。目前,蒙牛正在全国15个省兴建20个大规模的牧场,每个牧场饲养奶牛5000头到一万头,蒙牛马鞍山万头奶牛基地已经投入运营。蒙牛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实现奶牛饲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牛根生高兴地说:“据我了解,国内其他乳业大集团也正在全国范围布置国际标准化牧场,这是国内乳业与国际乳业对接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中国乳业‘软肋’的必走之路。”
中国乳业发展空间巨大
2005年,中国乳业总产值约800亿元,还有做大的空间吗?牛根生说了四个字:潜力巨大。接着,他算了一笔账:2005年,中国乳品总产量2800万吨左右,按人口计算人均只有21公斤。而亚洲的人均是42公斤,全球人均100公斤。美国乳品总产量6000万吨,人均200公斤。统计资料显示,乳品和GDP的关系是0.7:1,也就是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乳品的消费量就会增长0.7个百分点。
牛根生认为,当前制约中国乳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对牛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也缺乏相关知识。“所以,教育和培养消费者,是各级政府、乳品企业和营养学家共同的责任。目前,全世界有32个国家立法喝牛奶,亚洲新加坡、泰国、日本等都有此类立法。”
“为什么立法喝牛奶?我给你举几个例子:人均年饮奶量400公斤的荷兰,男性平均身高1.91米、女性平均身高1.78米,是世界上人均身高最高的国家;内蒙古草原的牧民从小喝牛奶,老年时患骨质疏松症的很少,即使喝多了酒从马背上摔下来,也很少有骨折的。不像内地的老年人,一摔跤就可能骨折。医学研究表明,微生物在牛奶里的繁殖速度是最快的,这也从侧面说明牛奶富含营养成分,它是强壮一个民族的食品。”
“中国的乳业发展要放眼百年,要着眼于让广大农民的产品通过与市场的对接成为商品,要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有人问我,你真正想做什么?说起来很简单,但为此我已经奋斗了28年,今后仍将为它献出全部的心血——我想把中国的乳业弄得比美国、澳大利亚的更厉害。”
(责任编辑:单秀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