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个体经营户徐某近来非常焦虑。“他是为资金周转犯愁,因为他从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搞大船(一种体型较大的铁驳船,用于水上运输),目前的还贷压力非常大,我刚刚还拿存折给他做过担保呢。 ”五一期间,徐某的朋友程某告诉记者。
在徐某的家乡,如果拥有一艘大船,就是“有钱”的象征。脑子灵活的徐某一直都有“搞大船”的想法。此前,徐某与妻子曾经营过小吃店、文具店,目前还经营着一家书店。
为了投资建大船,徐某拿出了夫妇两人所有的积蓄,还以房产抵押,向银行(信用社)借了30万元。
当地像徐某这样通过借贷发展个私经济的大有人在。根据安徽银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安徽省,徐某一族约有481.5万户。
五月上旬,安徽银监局合作处刚刚结束历时一个多月的安徽省农村金融服务满足程度调查(下称“调查”)。调查显示,从贷款需求的调查情况来看,在接受调查的3150个农户中,有73.71%的农户希望获得贷款用于生产经营;在受访的630个农村企业中,有86.51%的农村企业需要流动资金贷款。
“农村企业贷款需求满足度不高,农村贷款增长缓慢。”5月11日晚,安徽银监局合作处处长王长明告诉记者。
调查将上述问题的原因聚焦在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商业银行上收贷款审批权限等因素之上。
51.91%农村资金外流
徐某能得到信用社的大额贷款,得益于他在小集镇上有房产、店铺,并有一些积蓄。但对于当地的一般农户,情况则大相径庭。
1997年以来,当地农户凭户口本就可以登记领取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证,如有信贷需求,可以凭贷款证去农村信用社办理相关借款手续,即可贷到一笔钱。“农户申请小额农户贷款,金额在3000元以内,无需担保;如果申请3000元-5000元的贷款,则需村干部出面担保;5000元以上,信用社一般不贷。”水阳镇光明村支部书记张克强说。
这显然无法满足部分农户的需要。从此次安徽银监局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户贷款需求以2000元-50000元为主,83.68%的农户贷款需求金额集中在这一区间。其中,42.41%的农户贷款需求金额为5000元-20000元。
光明村村民刘某告诉记者,现在贷款比较难,他为了发展特色经营,用了同村3户农民的贷款证,总共才获得8000元贷款,月息为6厘9(年率8.28%),期限为1年。
为什么农村的信贷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呢?这个问题不仅让农民们感到困惑,也让一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们感到不解。
“农村资金到底流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我们也想了解清楚。”王长明说,这也是耗时一个多月进行此次调查的动因之一。
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末,邮政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共从安徽省农村地区抽走资金1070.67亿元,占安徽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51.91%。其中,邮政储蓄机构存款余额为312.44亿元,全部被抽离农村,比2000年末增加229.4亿元;商业银行存差为758.23亿元,比2000年末扩大651.26亿元。
这是首次用如此精确的数据证明了“虹吸现象”的存在,“51.91%”也表明农村本地资金“失血”过半,外流资金被用于发展城市金融服务。相对于存款的高速增长,农村地区贷款增长明显乏力。
调查表明,2005年末,全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062.46亿元,比2000年末增长146.11%;但各项贷款余额为1175.91亿元,比2000年末增长36.7%,仅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26.73%。
其中,农村企业更为饥渴。
“44.4%的农村企业除从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外,还要通过民间借贷满足资金需求。”王长明说。
“我们村的一些民办企业基本上都是自筹资金。”张克强如是说。
商业银行贷款不升反跌
“每年4月份,信用社的会计都会到村里来摸底,了解信贷需求。”光明村村民陈某说。
记者发现,在离光明村最近的集镇上,只有一家农村信用社,未见任何其他金融机构的网点。因此,活跃在江淮大地田间地头的6000名农信社信贷人员成为联结农户、农村企业信贷需求与资金供给的主要桥梁。
调查也表明,81.3%的农户主要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寻求信贷支持,86.3%的农村企业以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为融资主渠道。2005年末,剔除政策性银行贷款,农村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当地金融机构的53.23%;在乡镇,这一比例为68.67%;在行政村,这一比例高达97.02%。
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然成为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主力军。
调查显示,2000年到2005年,全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315.69亿元,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增加264.32亿元,政策性银行增加53.28亿元,其余银行机构则下降1.91亿元。
“出现这种现象(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不增反降)以及农村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一是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差,主要受乡镇企业的影响;二是金额较大的贷款,抵押和担保条件跟不上;三是农村资金外流;四是国有商业银行上收贷款审批权。”一位地方金融观察人士说。
该人士分析,在1990年代初,各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银行也给予信贷支持,这在获得一定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积累了风险。1996年宏观调控之后,信贷风险显现,商业银行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思维,上收了贷款审批权。
根据调查,安徽省农村地区共有249个商业银行县支行,其中,121个没有贷款审批权,109个贷款审批权在100万元以下,贷款审批权限在500万元以上的县支行只有1个(农行界首支行)。
“不能把商业银行的支行当作储蓄所,而且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也不能光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他们的力量也是有限的。”王长明直言。
安徽银监局合作处在调查报告中指出,“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国家应规定商业银行把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必须按一定比例投放农村。总分行要改革对县支行的经营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不能只考核存款业务不考核贷款业务。要向县支行适当下放贷款权限,每个县支行要有不低于100万元的贷款审批权。”
同时,建立邮储存款向农村的“回流”机制。调查指出,“国家应明确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存款一部分以购买农业发展银行金融债券的方式,通过农业发展银行投向农村,一部分以协议存款的方式转存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再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投向农村。”
其实,农村信贷市场依然是一块香饽饽。
“农村信贷市场不是不赚钱,因为农村贷款利率上浮空间比较大(上限可以达到基准利率的2.3倍),由此,带来较大的利差收益。所以,才会出现部分农信社在不良率达到50%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盈利。”王长明说。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