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世博板块住宅区内首家大卖场,上海易买得(EMART)三林店5月12日开业,这是这家韩国大卖场今年以来开出的第2家店。
易买得在沪的5家门店投资均超过7000万元,虽说正在悄然“奋起直追”,但在上海零售业界,其仍然是个“后来者”。 尽管三林板块的大卖场还不像七宝商圈那样密集,但是竞争激烈性日益凸显,世纪联华、易初莲花、大润发等大卖场均相距不远。距易买得三林店仅1公里左右的一个住宅区内,家乐福也将于今年底开出其在沪最大门店。
在上海,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零售巨头正从起初的“圈地大战”演绎为“肉搏战”。
易买得抢占市场
上海易买得超市有限公司事业开发部总监王岳龙表示,作为韩国新世界株式会社旗下的零售业品牌,易买得保持了新世界之前的百货风格。王岳龙告诉记者,易买得三林店还尝试与苏宁、光大银行联手试水“混业经营”。引进银行、家电专卖店及餐饮连锁店等多种社区商业配套设施,其中苏宁电器在大卖场内至少占据3000平方米左右。
对于中国大城市超市竞争激烈的问题,王岳龙称,中国的大型超市尽管已经很多,但目前零售业的竞争层次仍然比较低,以抢点为主。“5年后将会由硬件竞争转变为软件竞争,即以营运为主要竞争内容。而到时候本地化和独特的经营管理才是取胜的关键”。
事实上,与来自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等同台竞争,一直声称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对中国人消费特点更加了解的易买得一度并不占据优势。于1997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曲阳店以后,便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停滞发展。2004年才在上海重开新店。当时,沪上卖场总数已经超过80家,易买得如果想拥有一席容身之地,必须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为此,这一韩国最大零售商宣布了“韩式超市”计划。即到2010年前,要在上海开出15家门店,在中国开出50家门店。这表明了它的决心——多开分店,在中国这个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
外资超速扩张
规模是连锁超市盈利的第一要素,开店的数量将直接决定零售商盈利的速度。2004年12月11日,中国全面放开零售流通市场后,外资就已经开始在零售业市场重磅出击。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国内“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7076亿元,其中外资企业上榜18家,销售规模总额达1439亿元,占百强总销售规模的20%。
目前,全球知名连锁企业已悉数进入中国,落户上海。拥有一百多家大卖场的上海市场已趋于饱和,但外资在这一领域的拼杀仍然激烈,随着门店规模的突飞猛进,上海大卖场的发展空间正越来越少,“肉搏战”不时出现。
根据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的调查,2005年上海115家大卖场中有36家门店的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而浦东联洋小区的家乐福店与易初莲花店、江湾镇的华联吉买盛店与乐购店以及银都路莲花路的大润发店与易买得店的距离更不足700米。到去年为止,已在3个地区出现半径3.5公里范围内,集中了9家以上大卖场的局部地区饱和现象。
家乐福沪上第2家分店造成方圆5公里之内,三家国有商业企业相继破产;垂涎十年之久的沃尔玛于2005年7月28日开出的上海首家店虽未对周边的世纪联华、农工商超市构成巨大杀伤力,但快客、好德、良友金伴、可的等便利店的生意明显清淡很多。
内资“强身健体”
面对国际商业企业在中国的“跑马圈地”,中国商业企业也在积极“强身健体”。在外资连锁企业大举扩张的同时,国内连锁企业大型综合超市的建设也没有丝毫懈怠,几家领头企业如联华、华联、武商等把大型综合超市作为今年的开店重点,农工商、北京华联、万佳、物美这几家以经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的连锁企业,也在加快提高自己的大店数目。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信息,2005年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共实现销售额4910.4亿元,比2004同期增长30.9%;店铺总数为16665个,比2004年同期增长20.7%。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商业连锁部分)以720.7亿元销售额、6345家店铺的业绩继续稳居第一,销售额与店铺数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7.2%和15.4%。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维表示,由于我国特有的商业传统,没有新的亮点出现、业态兴起,无法刺激消费,使得14万亿多的居民储蓄余额很难流动起来。而国外更成熟更完善企业的进入有效地提升了国内消费市场,有效地刺激了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主力的消费欲望。
对于内资如何在外资的“跑马圈地”中生存,陈维显得信心十足。他表示,内资要敢于搞活机制,敢于用新的理念、业态、手段和思路来发展商业,不能做国外巨头的跟随者,而应成为领先者。他指出,中国的商业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跨越之时,国家在政策上也应该给予一定支持,不应该监督和规范过多,应该建立高效和简洁的管理系统。
陈维表示,就上海市场而言,商业是上海的重要产业,各种商业业态几乎都可以在上海找到。这就要求企业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有效地把握中国人的消费特点,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尽管对于外资未来是否会控制中国零售业甚至危及国民经济安全尚难预料,但随着中国“入世”,众多外资巨头在全面“解禁”后大开“杀戒”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国际商业企业在中国零售业市场的“跑马圈地”,中国企业抵御已经到来的激烈竞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批中国商业企业的“航空母舰”,已是刻不容缓了。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