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始之年,江苏各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业经济发展,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切实加强协调服务,合理组织工业生产,全省首季工业经济开局良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继续保持较好水平。 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要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确保完成全年工业各项目标仍须努力。
    一、工业经济主要运行情况和特点
    1、工业生产保持增长较快,增速快于全国,在华东居第二位。
    一季度全省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3月累计,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203.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6%,其中3月份完成804.24亿元,增长22.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744.66亿元,增长19.1 %,重工业完成1458.91亿元,增长24.5%。一季度全省工业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5.9个百分点,在华东六省一市中增速仅次于山东(2221.3亿元,增长25.3%),高于上海(15.0%)、浙江(19.0%)、安徽(16.3%)、福建(19.3%)等省市。
    2、产销衔接状况良好,销售增长快于生产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提高。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8962.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9%,完成销售产值8739.09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完成出口交货值2083.16亿元,同比增长30.7%。一季度全省工业产销率为97.5%,同比提高0.39个百分点。 1-3月累计,全省3594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678.15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利税580.33亿元,其中实现利润32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17.3%。一季度全省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为172.2%,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七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中有五项指标完成情况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3、"三资"工业增长继续领先,仍是带动全省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全省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外商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进一步促进了外商和港澳台工业的快速发展,仍是带动和促进全省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1-3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三资"工业完成增加值881.88亿元,同比增长27.5%,增速居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之首,比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快4.9个百分点,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7.4%上升到40.02%,全省工业新增总量的50.5%是由外商和港澳台"三资"企业带来的。
    4、私营工业增势强劲,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
    200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快和促进全省民营经济和个私经济的发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和个私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1-3月累计,全省民营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20.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其中私营工业完成增加值559.87亿元,同比增长26.7%,私营工业增速比全省工业平均增长水平快4.1个百分点,在全省工业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2.9%(去年年底为24.4%)提高到25.4%。
    5、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有所增强,苏中、苏北发展加快,地区发展差异有所缩小。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继续有所增强,主要表现在各市增长差距明显缩小,苏中、苏北地区发展明显加快,增速甚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3月累计,全省十三个省辖市工业增长最快的是宿迁市(25.0%),比全省水平高2.4个百分点,增长最慢的南京市(20.0%),比全省水平低2.6个百分点,各市增速差距明显宿小;从三大经济区域增长情况来看,一季度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分别增长22.2%、23.3%、22.6%,增速趋近。
    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经过近几年来的结构调整,全省工业结构在调整和发展中不断得以优化和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呈不断加快、比重日益提升之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今年1-3月累计,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现价产值2208.5亿元,同比增长30.0 %,比全省工业增速快2.1个百分点,在全省工业中的比重由去年年底的24.3%提高到24.6%;从全省39个大类行业发展来看,一季度增长较快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1444.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871.30亿元,同比增长25.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259.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181.19亿元,同比增长48.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293.77亿元,同比增长37.2%。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矛盾开始显现,部分行业出现效益下降甚至亏损趋势,影响全省工业总体效益水平。
    今年以来由于受市场约束强化、产品价格下跌和一些政策性因素影响,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开始有所显现,主要表现为行业之间效益差异十分明显,有的产销增长较快,但效益出现下降势头,有的行业甚至还出现净亏损。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月实现利润7.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0.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79.7%,纺织业实现利润15.99亿元,同比增长40.2%,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仅为18.5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1.2%,同比减少利润19.41亿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为净亏损7.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3.58亿元。据了解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如2月份普通线材的平均价格较年初每吨下降了3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19.7%,螺纹钢价格比年初每吨下降了55元左右,同比下降了18%,板材价格比年初每吨虽上涨了229元,但比去年同期仍下降了25.4%。
    2、国有工业增速趋缓,企业盈利水平有所下滑,生产和效益趋势不一。
    近年来经过改革发展江苏省国有企业活力明显增强,产销利一直保持同步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在推进工业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今年以来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有工业的生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企业盈利能力和水平出现下滑趋势,如今年1-3月累计,全省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160.25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3月份当月仅增长12.5%,分别低于全省工业增幅10.1和9.6个百分点,一季度国有工业实现利税仅增长0.5%,而利润同比下降18.9%,与全省工业利税、利润增长17.1%、17.3%形成较大反差,与三资、民营特别是私营企业相比(利润增幅均在30%左右)差距更大。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效益状况不如人意,值得引起高度重视,据统计,今年1-3月累计,全省25个国有大型企业共实现利润14.24亿元,同比下降了42.2%,其中南京市的国有大型企业由去年同期的盈利28.19亿元变为净亏损4.87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实现利润仅为23.6亿元,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同比下降了52.9%,利润出现近五年来的首次下降。
    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继续保持上扬势头,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成本增加、盈利空间受挤等多重压力。
    今年以来,能源、基础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价格总体涨幅虽有所趋缓,但企业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仍在上涨并高于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如今年1-3月累计全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7.2%(1月份、2月份、3月份分别为106.7%、107.9%、106.9%),其中燃料、动力类为115.9%,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为118.9%,纺织原料类为108.9%,而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9.7%(1、2、3月份分别为99.9%、99.7%、99.6%),其中重工业中的加工产品类为98.2%,生产资料中的加工产品类为99.04%,生活资料中的耐用消费品类为98.9%。近年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始终低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长期高进低出、双向挤压,使工业企业成本上升压力持续增加,盈利空间逐步缩小,这种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据扬子石化(行情,论坛)股份公司反映,今年1-2月份该公司产值同比增长5.6%,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8%,其中产品销售收入增长7.9%,而实现利润为1.23亿元,同比下降86.8%,减少利润8.04亿元,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成本大幅上升,增幅高达35.5%,如今年原油加工的单位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64.7元/吨,产品销售价格仅比去年同期增加81.35元/吨,仅此一项使企业增加成本10.26亿元。原油价格居高不下是影响企业增效的主要因素,这将对江苏省石化行业特别是炼油企业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如金陵石化公司股份分公司一季度预计完成销售收入105.35亿元,增长52.8%,但实现利润将由去年同期的2.42亿元变为净亏损7.69亿元,其中3月份亏损3.84亿元。
    4、环境、资源、劳动力等部分生产要素供求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工业提速增效难度加大。
    江苏省是一个资源缺乏、两头在外的经济大省,目前又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中级阶段,各地加快发展的呼声和投资热情很高,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环境、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进一步加大,全省土地紧张、劳动力不足等供求矛盾日趋严重,招工难问题有扩大之势。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大批新项目的竣工投产,特别是纺织、服装等行业对从业人员尤其是熟练工人的需求急增,缺口扩大,二是由于江苏农村特别是苏北多年来实行的劳动力转移政策侧重于向外转移,外出务工多,他们对到相对富裕地区打工的福利待遇和发展前景预期较好,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另据常州市经贸委反映,今年以来该市劳动力供应紧张状况在春节过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熟练工跳槽频繁、工人操作技能水平下滑的同时,用人成本呈刚性上升,纺织服装企业已深受用工不足困扰,而且这种现象已蔓延到电子元器件、机械制造加工等行业,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流动资金短缺也是当前制约企业生产经营较为突出的问题,据对全省大中型联网直报企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117家企业认为当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最突出的问题是流动资金紧张,占被调查企业的5.7%。苏北、苏中地区,特别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仍较突出。资金紧张的原因一是由于供求矛盾加剧,银行虽然增加了投放但仍满足不了工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二是因为资金占用太多,1-3月累计全省两项资金占用5631.5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高达4099.69亿元,同比增长22.8%。
    5、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显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组织生产难度加大,有的难以为继。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投资热点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逐步显现。以常州市为例,目前生产能力过剩行业的面很大,涉及水泥、纺织、化纤、钢铁等行业,2005年该市的钢材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5.5%,生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0.3%,粗钢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0.2%,化纤生产能力利用率为64.5%,水泥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5.9%,今年以来也无多大改观。由于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一路走低,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规模效益受到较大影响,有的效益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另据无锡市反映,随着近两年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该市钢铁、化纤等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产能严重过剩的不良后果已逐步显露,由于严重供大于求,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大幅回落,有的已经跌破成本,以钢铁行业为例,从去年二季度开始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截止今年2月份,板材、带钢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32%左右,螺纹钢价格已降到2825元/吨,建筑用钢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5.8%,有的企业因成本倒挂,亏损增加,效益大幅下滑,生产难以为继。为了巩固宏观调控取的成效,逐步解决各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将继续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设备、工艺和产品,这将给江苏省钢铁、水泥、汽车、化纤和纺织等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上半年发展趋势及几点建议
    (一)趋势预测
    根据目前全省工业发展的现状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效益也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主要理由如下:
    1、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国际形势看,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好于预期,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现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水平提高的关键时期,这对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江苏工业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发展的动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潮的兴起为加快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各地在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前苏中、苏北认真谋划,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苏南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之势已初步形成。
    3、投资、消费、出口增长依然较快,对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仍将起到较强的拉动和支撑作用。今年1-3月累计,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87.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5 %,其中完成工业投资743.46亿元,同比增长35.0%;一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0.37亿元,同比增长15.5%;1-3月累计,全省进出口总额完成 606.01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出口完成332.25亿美元,同比增长30.8%。
    4、经济新增长点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对全省(各市)工业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今年以来,全省各地积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加大生产组织协调力度的同时,加强了对省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产品)的监控、协调和扶持力度,促使省级工业新增长点项目达产增效,如今年1-2月全省666个省级新增长点产出情况良好,新增销售收入281.9亿元、利税18.4亿元,分别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利税增长6.8%、5.9%,对全省工业贡献率分别达到23.9%、34.7%。另据统计,至3月底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5947户,比去年底净增了3721户,这些新增企业达产增效对全省工业快速高效增长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几点建议
    总的来说,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是好的,虽然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矛盾,但机遇总是多于挑战。为了保持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全省工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下一步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正确树立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始终把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从政府和部门的层面上来说,各地要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服从国家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热情,也要避免一轰而上、盲目建设、相互攀比等不良风气重新抬头,要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在招商引资、落实项目资金、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等各个方面。
    2、要继续加大力度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哪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抓得早、抓得实,哪个地区的经济就发展快、效益高。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体制创新为保障,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集约发展,促使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3、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措施,切实加大区域之间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整合力度,为企业生产经营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测,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加大力气加快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和扶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积极推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着力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促进全省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4、广大工业企业特是大中型骨干企业,在面对各种生产要素短缺、原辅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在降本增效上下苦功,要开发和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增强自身适应市场、应变市场和赢得市场的能力和活力,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才能赢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