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雪花啤酒公布了其在北京奥运期间的品牌推广战略———“非奥运营销”,试图通过直接针对奥运观众的营销手段来推广品牌。该公司还宣布,其最新“非奥运营销”广告片“啤酒爱好者”篇即将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至此,国内啤酒三巨头青岛啤酒(行情,论坛)、燕京啤酒和雪花啤酒皆打出奥运牌,意欲抢食奥运大餐。
    雪花啤酒市场总监侯孝海介绍,雪花啤酒没有参与北京奥运赞助商的角逐,因此也就不能直接借助须经授权使用的“奥运”相关标识推广品牌,但又必须面对北京奥运这个大环境。为此,雪花啤酒决定采用“非奥运营销”战略,即营销活动不针对奥运及其项目,而直接针对关心奥运的观众。
    为了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地的市场话语权,今年4月,一向对进入北京市场持谨慎态度的雪花啤酒宣布,其专为北京市场生产的雪花原浆味啤酒进入北京。据悉,目前进京行动进展顺利。
    去年8月10日和11日,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行情,论坛)相继与北京奥组委签订北京奥运赞助协议,双双成为北京奥运国内啤酒赞助商,目标直指奥运带来的诱人商机。加上已与国际奥委会签约的百威啤酒,北京奥运已有三家啤酒赞助商。
    有专家分析,赞助奥运收益显著,但对北京奥运啤酒赞助商的争夺异常激烈,结果赞助费用十分高昂,以致北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放弃了对奥运赞助商的排他性原则。业内人士认为,雪花啤酒采用“非奥运营销”策略,避开了巨额的赞助费用,体现了营销的差异性,但其效果尚有待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