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典当行当金条,当金用来到股市投资”,这成为时下很多手持金条的老百姓的生财之道。
“典当黄金获取1万元,只要交几十元的典当综合费用;若1万元当金买的一只股票涨10%,就能赚1000元。”投资者老李告诉记者,“现在形势很好,国内金价、股市双双上涨,很少出差错。 ”
东方典当一内部人士称,近期以来,捧着金条来典当融资的客户明显增多,原来1个月才碰上两三个典当金条的,现在每周都有两三个,而且以典当贺岁金条居多。此外,大额的黄金典当客户也大幅增加。
百姓心中的典当行
这个昔日人们不愿意踏足的地方,如今在老百姓的心中是什么角色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东方典当总经理王福明。
“当前,典当行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变化可以称得上是颠覆性的。”王福明说得很干脆。他给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2002年上海典当行全行业典当金额为8.7亿元;2003年为29.8亿元;2004为56亿元;2005年为63亿元;2006年一季度为26亿元,全年可能达80亿甚至上百亿元。2002年至今总和约为170多亿的典当额中,足有120多亿元是为中小企业、民企以及合伙经济服务。
“典当业再也不是传统的旧社会的形象,行业的服务功能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为投资者所热衷,这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全不能替代的。”王福明说。
东方典当是全国最大的一家典当行,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如今正好是她的4岁生日。历经4年发展,王福明告诉记者,目前东方典当的客户群体定位和分类更加明细化。据介绍,目前东方典当80%以上客户都是中小企业、民企及合伙经济,他们几乎是清一色的老板,拥有资产上至100亿,下至二三十万;余下的主要是普通老百姓,而老百姓中又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已经富裕起来的老百姓;白领(25岁到40岁之间)、具有创业雏形的小老板;还有就是生活比较贫困的老百姓,通过典当来应急。
民资踊跃介入
自从2005年《典当行管理办法》出台之后,民营资本大举介入典当行的场景几乎在长三角各大城市上演。典当行业成了民间资本的一个新流向。
随着国盛典当的开业,上海市目前典当行总数达到67家。根据上海市经委相关资料显示,去年《典当行管理办法》出台之后,当即申报新设典当行的材料就已超过100份,其中九成以上是民营资本,申报的注册资金几乎都在1000万元以上。
对于民资踊跃介入的现象,王福明认为,冲着盈利,所以很多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其中不乏盲目跟风者,这些企业若不找准市场定位,加强自身建设,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王福明向记者剖析了目前典当业的几大风险。
首先是法律风险。当前我国对典当行只有一个《典当行管理办法》,充其量就是一个部门规章,与国外相比,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不健全;其次是客户的诚信风险,这个社会造假的太多,典当企业随时都面临着客户诚信的考验;再则是典当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自身的定位是否准确,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奇缺;最后是政策风险,表现在政府部门启动相关配套措施的滞后性。
“这些风险对典当行的持续稳定发展未必有好处。典当业从恢复到取得这些成就,还经历了足足8年的整顿时间呢。盲目跟进,看最后能有多少企业活过20年?”王福明说,“历史告诉我们,政府的主管部门,尤其是各省市协会,发挥他们的作用,让政府部门在第一时间了解这个行业的动态,督促典当行业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
东方典当发展计划
经过4年发展,东方典当现在共有3家,包括总部和两家分支机构(浦东和静安)。王福明介绍说,“分支机构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在对客户的统一,网络的支撑,异地远程管理等各方面都达到了标准化的目标和要求。最新的计划就是,按照管理办法,商务部、上海市经委允许额度内,再申请两家。而更为中期的打算,除了设立分支机构,东方典当还随时准备着和国外相关行业加强合作。”
2007年,外资金融机构就可以进入中国内地。境外银行进来,境外典当行也将要进来。到时候,东方典当以及国内各典当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国内同行了。
“今年下半年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我们来说,这是个重新定位的过程。”王福明说,“以目前发展速度,2006年上海典当企业将达到100家,但我并不认为数量越多越好。关键是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考察,推出一些标兵企业,打造些旗舰企业,通过摸索一些发展壮大的新模式,缩短行业培育期的过程。”
王福明所倡导的新模式,主要是加盟和连锁。他表示,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加盟和连锁,先进的管理方式可以直接“拿来即用”,经营风险得到控制;而对于政府来说,这也有利于加强对典当企业的管理。
据介绍,目前有20余家企业向东方典当抛出了“加盟”的橄榄枝,但迫于国家没有相关政策,以致这些企业只能另寻路径。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