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晨/文
中国区两名高层人士同日火线下台,这在英特尔(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即使在英特尔全球市场,如此突然的举动也难以看到。
这一方面显示出英特尔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事实上,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市场,已成英特尔全球市场的重镇。 另一方面,仅仅上任一年左右的赖一龙、简安琦火线下台,至少表明,英特尔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困顿。
一个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AMD在中国的份额已近25%。对英特尔而言,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因为几乎是两年前AMD全球市场平均份额的两倍。
当初赖一龙、简安琦上台,应该说寄托了英特尔的厚望,因为平台化战略确立之后,中国正是这一战略最为迫切需要落实的市场。但是,严格来说,一年来,除了执行全球既定战略外,英特尔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乏善可陈。倒是“假处理器事件”、中层与公关人士变动以及前不久由AMD一手策划的“真假双核战”使英特尔显得被动。
GAPP(地方政府电脑普及计划)初衷当然很好,它有望创造一个快速复制销售、提升销量的渠道。但是,由于政府、地方OEM伙伴等多个环节合作不力,这一计划在中国市场基本停滞。而AMD却借机拉拢一、二线厂商,获得全面丰收。
杨旭回归是英特尔(中国)战略的最佳选择。这位身为全球副总裁兼亚太总经理的成都人,一年以来,一直事必躬亲,承担了原本属于赖一龙、简安琦的职责:四处游说,推介平台,甚至连“真假双核战”也亲自上阵。
4月29日,笔者问为何这种小事他也负责,两位中国区总经理难道无事可做?杨旭说,赖、简两人有其他事情,而他更熟悉中国市场。他还强调,他不喜欢老坐在办公室里开会。这也许正是其高层震荡的先兆。
而AMD(中国)的欲望却正加速膨胀,它毫不满足于目前的份额。在64位架构、双核处理器技术优势下,它已将更多本土合作伙伴拉拢至麾下,并四处挑衅英特尔。它的挑衅行为甚至已经转向对它持不同意见的一些主流媒体。
不过,尽管如此,笔者仍然认为,AMD目前的影响力只是建立在技术突破基础之上,它在销售方面的业绩还处于非常不稳定时期。杨旭也对笔者表示,对手确实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2006年,英特尔一定会夺回失去的市场。
因此,如果此时认为英特尔将由此出局,那可能太天真了。因为,它的财务、制程与全球其他资源是AMD的10倍之多。而且,直接攻击AMD的下一代处理器微架构酷睿已经出台。
因此,杨旭回归,势必抛出英特尔中国区新的市场战略,从而与中国人郭可尊领导的AMD(中国)再次对决。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