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改写我国钢铁厂技术装备主要靠引进历史
本报讯 我国现代化大规模钢铁厂技术装备主要依靠引进的历史已彻底改写!5月17日,我国第一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大规模板材精品生产基地在辽宁鞍钢建成投产。 对此,钢铁业界普遍表示,在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超过4亿吨的背景下,自主创新将成为中国钢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规划,鞍钢西部现代化板材精品基地改造项目包括炼铁、炼钢、连铸、热连轧、冷连轧等整套生产流程,能够年生产铁520万吨、钢500万吨、钢材460万吨。
据了解,该项目的炼铁系统,建设了两座3200立方米高炉、两台328平方米烧结机。在炼钢系统,建设两座260吨转炉、两台板坯连铸机,年产连铸板坯500万吨。在轧钢系统,建设一套年生产能力487万吨的2150mm热连轧机组、一套年生产能力213万吨的2130mm冷连轧机组、一套年生产能力100万吨的1450mm冷连轧机组。在能源动力系统,建设了世界最大的300MW高炉煤气综合利用燃气轮复合发电机组及配套的220KV大型变电站等。
令中国钢铁业界自豪的是,在该项目上鞍钢立足自行设计、自己施工、设备国内制造,创造性地设计了从冶炼、连铸到轧钢为一体的高效、紧凑、节能、生态保护型的整套短流程生产线。中国工程院院士、鞍钢集团总经理刘玠表示,西部板材精品基地从烧结到高炉,从转炉到连铸,从热轧到冷轧,所有大型设备均实现国产化,从工艺设计、计算机控制到软件开发均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负责鞍钢新区改造项目的鞍钢集团副总经理王明仁透露,鞍钢西部现代化板材精品基地以轿车板、家电面板、集装箱板、造船板、管线钢、冷轧硅钢等为主导产品,这使鞍钢产品管带比超过80%。特别是一批世界领先的技术工艺首次应用,让鞍钢西部现代化板材精品基地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技术装备上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由于依托自主创新,鞍钢用最少的投资和最快的周期完成了新区建设。
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表示,鞍钢的新区建设为国内同行业起了示范作用。他指出,“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水平虽有很大提高,但总体上看,综合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技术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这与目前中国在国际钢铁业界的地位严重不符。特别是2005年国内钢铁产量已经达到3.5亿吨以上,市场竞争加剧,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这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实现。
据了解,从2003年开始国内钢铁产业新增投资大幅增加,2005年国内钢铁总产能已经超过4亿吨。其中普通大路货(包括普通板带材)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从2005年4月开始钢材价格大幅走低就是最好的说明;而另一方面,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又仍有相当数量需要依靠进口。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改善品种结构,替代进口。
由于今年是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些业内人士也明确提出,有关方面在着重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应该严格把握钢铁新增产能,并在新上项目上体现出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取向。有关专家呼吁,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要把自主创新纳入到企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去,结合企业自身技术装备情况和产品定位,确定自主创新的主攻方向;有关方面也应该从机制上对国产大型冶金设备的应用给予必要支持。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