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鸿儒被誉为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懂资本市场的官员,在业内拥有良好人缘的他在任证监会主席期间,开创了一个官方监管与市场行为的博弈时代。
刘鸿儒涉足股票的那几年,市场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大环境里。 1989年,王波明、高西庆、李青原等人设计了两大证券市场。1990年,深圳抢购股票成风,出现许多问题。人们对股票市场进行了激烈争论,深沪两个股票市场面临被政府部门撤销的压力。
1992年8月,深圳股票市场发生8·10事件,投资者对新股抽签表发售工作不满,引发股市骚乱,受其影响,深圳股市几乎全面停顿。1993年至1996年出现了我国股市历史上的一大熊市。1992年上证指数达到1400点以上,到了1994年的头7个月,上证指数一直跌,从最高907点跌到最低325点。1994年至1996年还分别出现了两个底部。
1991年春节前后,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先后找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谈话,刘说:“应当相信我们这些共产党员、老同志不会去搞私有化,主要是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建立股票市场。要允许我们搞实验。”中央表示保留现有的上海、深圳两个点,股票市场就这样保留下来。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刘鸿儒担任其下属机构证监会的主席。刘到“8·10事件”救火,把自己救成了证监会主席。
政绩:火山口做出大市场
当时的证监会是个身份不明的半民间组织,开办费是借的,甚至连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归谁管都说不清楚。它和国务院证券委都是深圳“8·10”事件的产物,刘鸿儒扮演的是一个“救火队长”的角色。他对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说:这项工作是火山口。
刘鸿儒任内的答卷:他离开前的1994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达291家,总股数为639.47亿股,市价总值为3690.62亿元,投资者人数为1058.99万。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人如其名,刘鸿儒像在五道口教书一样,在证监会有条不紊地处理其任内的三大工作:立法、组织机构投资者、规范市场。刘鸿儒这些枯燥但又不能体现出业绩的工作,给后来证监会的发展挖好了地基,福荫了后来的领导人。在他任职的29个月里,股市逐渐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中国股市由此经历了启蒙期。
刘鸿儒说,第一任主席任务就是开荒、修路、铺轨道,把这些事情做起来,任务就算完成了。
遗憾:供求平衡成死结
白璧微瑕。刘鸿儒任内,有一些很遗憾甚至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在1991年至1996年的5年间 ,股票营业部从数十家扩展到现在的近3000家,入市资金从1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亿元,而上市公司却只从当年的近20家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亿股。股市的供求关系极不平衡,这样就造成了股价在最初两年出现暴涨的局面。
刘鸿儒现在的工作单位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离任11年来,他始终保持了对于证券市场的关注和研究。在媒体频频出现的有“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官方称呼,有“资产研究会会长”的学术称谓,但人们更为看中的是他“证监会前主席”的耀眼字眼。
刘鸿儒在任大事记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推出“三大救市措施”,一个半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3%。 中国股市在1994年、1999年、2004年经历了巨大的转折周期,但各个阶段的政策调控都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只有“对外开放”是一贯的政策标准。
1995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国债3·27事件”,刘鸿儒因此离任。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