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海外私募基金正在国内招募资金,准备参加中行IPO(首次公开募资)公开发售。”宋军(化名)觉得自己赶上了个好机会,“据说他们可以作为机构投资人参与配售,有机会以招股价买到中行股票。有这样的好机会,不投资那基本是个傻子。 ”
此前宋军也有炒
港股的经历。但在中国银行(3988.HK)这样的IPO项目中,个人中签率极低??定于6月1日上市的中国银行,机构投资者配售部分将占总上市股份的95%,而对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部分只占5%。“300万美元以上的机构投资人机会更多。”知情人士介绍。
机构散户兼收
宋军决定在中行IPO上投入30万元人民币。“这种时候觉得自己特别穷。”因为这家海外基金开设个人账户最低资金要求是50万美元。
但他们还是给像宋军这样的投资者提供了机会,专门为散户开设的“集资账户”:只要有1万元人民币,就可以投资。“他们说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投资中来。”宋军说,“就像大富翁游戏里沙巴隆斯的口头禅‘聚沙成塔’。”
这家海外私募基金为散户开设的集资账户资金总规模是5000万元人民币,但面向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总量则达到1.5亿元??散户之外的1亿元额度留给那些资金量在50万美元以上的个人投资者。“他们收取的费用和国内买股票或基金大致一样,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自己想办法把资金汇出境外。”宋军说。
“这很简单。”北京某投资咨询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在沿海地区有大量地下机构能帮助投资者把资金带出境外。“常用办法是和境内外资公司合作,把人民币打入外资公司账户,外企在海外支付相应数量的款项,费用比银行汇兑还低。”而银行本身也非铁板一块,这位人士说,一些银行也可以帮客户做多个单子。
但宋军所说的这家海外私募基金,其主要目标还是国内机构投资者。“这一次我们面向国内的资金募集总额是10亿元人民币。我们对机构投资者资金的要求是:有过合作的、熟悉的300万美元起,不熟悉的1000万美元起。”该私募基金负责咨询人士称,根据他所了解的情况,国内基金、银行等机构都有上百亿元资金在海外“趴”着,但他对如此大量资金通过何种渠道出境讳莫如深。
内地资金多渠道入港
“他们会长期关注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如果这次合作愉快,我会考虑和这家基金保持长期合作。”宋军说。
“这个基金公司在香港市场进行实际操作的人有‘渠道’。”宋军说,所谓“渠道”,就是“他们能介入想介入的IPO。”据称这家海外基金保证,年内收益率至少在15%以上。
而宋参与的这家海外基金并非个案。
北京的李业(化名)尽管是以个人身份投资港股,但从去年开始,他和朋友也一直把在香港上市的国内企业作为长期投资选择。目前,他个人投入其中的资金大概有100万元。他们持有股票的时间短则1年,长则准备持有2~3年。
促使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去年内地在港上市企业的优异表现。2005年在香港上市的28家内地企业,只有中国远洋(1919.HK)和中国基建(8233.HK)两家公司的股价略有下调,其余涨幅都在10%以上。其中富力地产(2777.HK)涨幅达280.60%,名列当年上市内地企业涨幅榜首。而今年在港上市的几只内地企业股票当日即有20%~30%的涨幅,其中湖南有色金属(2626.HK)3月31日上市当日的涨幅达到了73%。中国银行之后,还会有包括中国工商银行、民生银行(600016)、招商银行(600036)、天津港、上海国际港务、中煤能源、上海汽车、南方工业汽车、北汽、太平洋保险、山东招远黄金等一批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前述北京某投资咨询公司人士介绍,目前更有一部分境外银行及证券机构在内地寻找代理人,其操作方式类似外汇保证金交易,客户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杠杆融资,即所谓“ (音“妈”)展”。“他们不仅收取代客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的手续费,还可赚取 展部分资金的利息。”
还有不少海外基金到内地来寻找客源。“北京有,南方沿海城市更多。他们在香港股市有大户室,可以把境内的资金集合到那里。”上述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人士更透露,上海有两家银行正在试点内资银行代客投资港股。“但目前仍不知道到底哪两家银行在做。”
据北京汇荣概念首席分析师宋德才的了解,香港和内地的股票投资收益最高可达8倍。“大部分H股都比国内相应A股折价20%~60%,这意味着港股的炒作空间更大。”
但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郭勇认为,吸引投资者赴港的关键因素是香港市场的选择更多。“像中海油这样公认的优质企业,内地投资人还无法分享利益。”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