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20周年,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有人认为贫困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在一些地方扶贫开发存在被淡化、边缘化的倾向。现阶段我们该如何看待扶贫开发?记者采访了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
记者:去年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评估显示,我国扶贫工作已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入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的阶段。这是不是意味着扶贫工作难度变小了?
刘坚:解决温饱难,巩固温饱、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任务同样十分繁重,缩小贫富差距更是任重道远。
在这一阶段,扶贫开发呈现出四个新特点。一是脱贫成本增加。由于目前解决和巩固温饱的难度加大,所以脱贫的总成本比“八五”计划期间有明显提高。二是减贫速度减缓。上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350万,90年代为530万。2001年到2005年平均每年只减少112万。三是贫困人口分布呈现点(14.8万个贫困村)、片(特殊贫困片区)、线(沿边境贫困带)并存的特征。四是贫困群体呈现大进大出的态势。在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87%的人群在年际之间有进有出。这些新特点要求我们在扶贫开发方面不能有丝毫放松。
记者:您提到了缩小贫富差距。是不是即使绝对贫困群体减少了,但贫富差距拉大,依然不能说扶贫开发可以告一段落?
刘坚:是这样的。很多时候,贫困产生的心理失衡,会使原本并不严重的社会问题放大。在去年的评估中,我们组织了对近万农户进行的入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贫富差距扩大等原因,51.2%的农户对家庭收入状况不满意。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事实上,扶贫济困不仅关系到贫困群体的利益,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应把扶贫开发放在重要位置。
记者:现在各地都在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您认为扶贫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刘坚:贫困地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工作重点。尽管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地区状况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全国比较,发展依然严重滞后。其中592个扶贫重点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15—20年。要使自然条件、区位条件更加不利的贫困地区赶上全国发展水平,难度很大。
消除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人,我们建档立卡的工作对象有1亿多人。如果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长期不能稳定解决温饱,新农村建设又从何谈起?因此,扶贫开发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而不是陪衬。
小资料
以1986年5月16日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建立为标志,我国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已有20年。这20年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6年—2005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1.25亿下降到2365万,减少了1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14.8%下降到2.5%。
《人民日报》 ( 2006-05-22 第13版 )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