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一直享受着“超国民待遇”,这种礼遇变相地助长了他们“养尊处优”的惰性。
近段时间以来,国际上一些名牌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频频被曝出“质量不合格”丑闻,这与时下国人心中的“国际名牌产品就是质量过硬的代名词”的印象大相径庭。 可能因为一切来的太突然,令一些国人“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频陷“质量门”
在许多中国消费者心中,国际名牌产品意味着高品质、新款式、硬质量,总之一句话,消费者对国际名牌产品是买的开心,用的放心。但现实中“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与人们心中的“美好想法”却不尽相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中国消费者心中神圣无比的国际名牌逐渐走下曾经高高在上的质量神坛。
从炸薯条、薯片中的致癌物丙烯酰胺,到时下的反式脂肪酸,麦当劳公司的“绯闻”接踵而至。
亨氏的辣椒油酱被查出含致癌物质“苏丹红”后,近日,亨氏婴儿米粉产品中又被传出含有转基因成分。
雀巢奶粉被认定为碘含量超标及食品未标注转基因。
东芝笔记本电脑出现蓝屏、间歇性锁机。
6款索尼数码相机被浙江省工商局检测出存在自动白平衡失效,成像均匀度不好,液晶屏亮度不够,自动曝光不准确等质量问题。
最近,浙江省工商局对在杭州市场上销售的37个批次的国外知名品牌服装进行了抽检,其结果令人咋舌:有22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竟高达59.5%。
在本次抽检中,不合格服装涉及10个国外品牌,包括鲨鱼牌的T恤衫、都彭牌的西裤、雨果?博斯牌和博柏利牌的夹克以及雅格狮丹牌的男裤等等,分别来自土耳其、意大利、葡萄牙、法国、英国、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黑名单上一个个“鼎鼎大名”的“大腕”,我们不禁有种“熟悉的陌生人”之感,说他熟悉是因为他们的名字个个都如雷贯耳,而陌生的是“昨天的他们”似乎已不再是“今天的他们”。中国消费者心中的那张“旧船票”能否还能踏上这些国际名牌的“客船”?
国际名牌为何变脸?
依靠质量和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打拼出一片天地的一些国际名牌产品为何在中国市场上突然变了味,上演了一场精彩绝纶的中外市场“变脸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环球财经》记者说:“俗话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中外市场两个版本的现象,得从国际企业和中国市场环境两个方面来剖析。”
一些跨国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拼出一个名牌头衔,背后一定有他的看家本领和成功原因,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但由于国际上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存在贫富差距,客观上致使了发达国家的一些跨国企业不断地将在发达地区即将或已经被淘汰了的产品线移植到非发达国家,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些产品在其公司中的被重视程度实已大大下降,导致其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概率上升。
与此同时,由于跨国企业在大多数非发达国家一直享受着“超国民待遇”,这种礼遇变相地助长了他们“养尊处优”的惰性。目前的中国还属于非发达国家行列,在这种现状面前中国同样未能幸免。
业界普遍认为,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发生在我们自身身上。
根据搜狐财经频道不久前曾作过的一项调查,在被问及“跨国公司在中国频频出现问题的原因”时,有46%的被调查者选择“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跨国公司在中国问题层出不穷,是因为中国没有相应的产品规范和监管细则”。
由于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在一些产品标准和相应监管细则上虽然政府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正在逐渐地探索和完善,但因为种种原因,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时下中国在此方面仍存在标准制定不足和监管不充分等现象。
以欧盟为例,为保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自去年以来,欧盟相关组织制定了三大极具影响力的“绿色”环保标准:WEEE指令、RoHS指令和EUP指令。
已于去年8月13日正式实施的WEEE指令即《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该指令从电子电机设备的回收处理环节着手,对因使用电子电机设备而产生的废弃物的收集、回收和利用作出了相关指标要求,规定了生产商处理废弃物的职责。
RoHS即《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规定,从今年7月1日起,进入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中禁用含铅、镉、汞、六价铬、多溴二苯醚和多溴联苯等6种有害物质。
而即将实施的EUP指令即《耗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则首次将生命周期理念引入产品设计环节,旨在从源头入手,在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后期处理这一整个周期内,对产品在每个环节都提出可操作的环保要求,全方位监控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以减少产品的使用对环境的破坏。
与此相适应,在制定标准的同时,欧盟的相关监管制度则同步进行,迫使企业“犯错误”的成本大大增加。
当然中国政府时下正积极的完善相关标准和监管制度。相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市场中企业的行为也将更加规范。
抛弃盲目崇拜
时下一些媒体热炒少许国际名牌的“质量门”事件,大有对国际产品一票否决之味。
至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在接受《环球财经》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中国消费者应客观辩证地评价国际名牌,时下一些媒体狠批背后难免有言过其实之嫌,且不能以点概面。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不管是国内产品还是国际产品,普通产品或名牌产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商品;不管是国内的资本家还是国外的资本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叫商人。国际名牌产品不是“神品”,我们不应将他们当神来信任和盲目崇拜。
文中醒目处:
一些国际名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中外市场两个版本乃至“变脸”的现象,须从跨国公司和中国市场环境两个方面来剖析。业界普遍认为,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发生在我们自身身上,因为中国缺少相应的规范。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