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一:
“万家乐在顺德究竟圈了多少地,还有多少土地闲置无人知晓”
个案二:
“碧桂园物业发展公司在广东某城区周边圈了10公里长的土地”
声音:
陈昱新(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高级分析师)
目前内地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土地储备,已经达到二至三年的开发规模。
潘蜀健(广东省政府参事)
国家多次出台措施抑制地产商囤积土地,但地产商往往通过变通手段顺利过关,于是囤地运动愈演愈烈。土地资源的流失,导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手段减少,而房地产商对楼市的操纵更加方便。
尹伯成(复旦大学教授)
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地价定期公开机制,分区域选取住宅楼盘公布其合理利润,这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一个有力手段。
长期以来,房地产开发商拥有土地的数量以及获取土地的价格,在业界一直被视为“绝密”,购房者对此更是一头雾水。虽然建设部对“地荒论”作出过驳斥,但记者发现,在不少地区,土地价格、待开发土地面积等信息之不透明、不对称,已成为推动住房价格飙升的重要因素。
普通购房者要知楼盘地价,难于上青天
普通购房者要了解一个楼盘的地价是多少,可能是一件天大的难事。记者为了得到佛山碧桂花城楼盘的地价,辗转奔波于几个部门之间,知情过程颇为艰难。
由于在网上无法查到这个楼盘的地价,碧桂花城方面也拒绝透露,记者只好采访佛山市顺德区土地房产交易中心。这个交易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这里只有房产交易数据,要查这个数据必须去国土资源局。记者随即又联系采访顺德区国土部门。
佛山市国土资源局顺德分局局长简本生对记者说,我们在网上都有公布的基准地价,而且每次公开拍卖土地都有公示。但是网络数据库容量有限,隔一段时间就要删除以往的记录,因此在网上是查不到这个数据的。而有关人士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这位局长说的“数据库容量有限”显然是个托词。
记者又问:如果购房者要查这个数据怎么办?简本生回答:如果有熟人,可以到有关处室查到这个数据。
一圈兜下来,记者花了整整两天工夫,也未能摸到这里的土地价格究竟是多少。
有关专家说,我国各大城市公布的地价数据只有基准地价,购房者要知道具体楼盘地价往往是难于上青天。除了养在“深闺”里的地价之外,各种房地产信息混乱模糊,连规划更改调整这类重大事件,购房者没有特殊渠道也无从知晓。
在佛山中心城区,汕头某开发商两年前以每亩200万元以上的价格拿下“天湖郦都”的地块。在本地开发商眼里,价格高得不可思议。但后来,这个开发商以填埋高压线经费超支为由,顺利更改了楼盘的容积率。一番“运作”下来,开发成本大大降低。
而在广州,城启集团则通过伪造公文和擅自更改规划等手段,大量增加建筑面积。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规划这种重要信息,原则上应该通过媒体公开发布,但事实没有做到,以至于购房者无法通过政府渠道了解相关信息。
“如果知道规划,我就不会上‘城启’的当了。”一位城启的业主对记者说。
开发商手中究竟有多少闲置土地,普通百姓没有知情渠道
据内部人士透露,广东一著名地产企业在广东省一县级市以每亩3万元的价格圈了一万亩土地,由于这个数字远远超出广东省下达的年新增配额,这个企业累计只有3000亩土地办了出让手续,其余以租用形式使用。
“这个企业采取的形式是,与当地有关方面签署框架协议,与土地所在镇签署买卖协议。虽然还有7000亩没有办出让手续,但这些土地实际上已经属于这家企业,今后以协议价格慢慢办出。”这位内部人士称。
去年以来,已有六七个发展商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城里扎堆圈地,总面积达三四万亩,相当于一个镇的土地面积。由于国家对新增经营性土地面积每年都有数量限制,这些土地均采用了“超常手段”。
“当地政府要谋求通过房地产开发创造GDP增量,所以才有这种纵容行为的出现。”这位内部人士说。
据了解,房地产商除了在内地一、二线城市大量圈地之外,触角已伸向三线城市。这些被囤积的土地长期处于待开发或闲置状态,对国土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公共利益进行瓜分。
开发商手中究竟有多少闲置土地,对于这个影响住房消费心理的重要问题,普通百姓是没有知情渠道的。
在顺德桂畔海附近,著名企业万家乐拥有大量土地可供开发,这些土地是在顺德财政困难时期通过“以地抵债”形式取得的。
“在顺德,人人都知道万家乐圈了很多地,但这家企业究竟圈了多少地,还有多少土地闲置无人知晓。”当地房产商对记者如是说。
主管顺德区国土资源的简本生表示“也不清楚,查这个问题要去顺德区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当记者拨通电话时,这个办公室一位科长却说“这个事情与我们没有关系,不清楚具体情况。”
对愈演愈烈的囤地风潮,有关方面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囤积土地是开发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待机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方式,本该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但是,国家整顿土地批租背景下愈演愈烈的囤地风潮,显示出有关方面对此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根据广东省有关规定,税务部门要对房地产开发土地每年按每平方米4元的标准征收土地使用税,土地在开发商手里囤积的时间越长缴纳的税额就越多。但这项抑制土地闲置的重要手段,却被许多地方政府作为吸引投资的“大礼”,“奉献”给了房地产开发商。
不久前,佛山市某区一家房地产公司因欠税问题被举报,当地政府组成专案组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是,这家公司补了1000万元的税金完事。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是一个“特例”,当地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没有缴纳土地使用税。他说:“查到的算倒霉。可能与投资环境有关,地方上不愿意对这个问题过于深究。”
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这种宽松态度,为开发商大量囤积土地营造了“环境”。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高级分析师陈昱新分析说,目前内地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土地储备,已经达到二至三年的开发规模。
广东省政府参事潘蜀健说:“国家多次出台措施抑制地产商囤积土地,但地产商往往通过变通手段顺利过关,于是囤地运动愈演愈烈。土地资源的流失,导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手段减少,而房地产商对楼市的操纵更加方便。”
这位参事认为,动辄万亩的圈地,对于房地产开发商的意义是,通过垄断土地来垄断房价,形成区域的房地产主导价格。
一些地方政府将土地作为城市经营的重要手段,也为土地商囤积居奇提供了机会。比如碧桂园物业发展公司在广东某城区周边圈了10公里长的土地,“那简直是造一个新城了,里面有商业街、度假酒店等。”当地开发商如是说。
复旦大学教授尹伯成呼吁,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地价定期公开机制,分区域选取住宅楼盘公布其合理利润,这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一个有力手段。
最近跟进
房屋转手征营业税年限将延长,卖房者急赶“末班车”
大限前二手房交易或井喷
本报昨日一版报道的“房屋转手征收营业税年限将延长”的消息引起消费者极大关注。有房产界人士预言,今后一段时间将有大批二手房急于出手,去年“六一”大限前的交易井喷现象或会再次上演。
市民普遍认为,5.5%的营业税负担并不轻,对于想卖房的业主来说,要么宁愿等够年限再卖,放租而不放售,要么转让价格毫不松动,甚至将增加的税负打入房价,转嫁给买家。
本地某中介公司预料,一旦延长房屋转手征营业税的年限,小业主“捂盘”的现象可能又会再现:二手盘源减少的同时,又会抬高楼价,这样二手房价下调就成为空谈。“去年对二手房交易课以重税后,有时甚至半个月都接不到一个新盘源。”天河北一家地铺说,不得不采取与其它中介公司共享资源、合作租卖房的策略。
某著名地产中介负责人分析,“延长年限”的政策一旦敲定,二手房的交易将在更长的时间内承担高税负成本,在该政策正式实施前的一段时间,可能会有大批二手房“赶搭末班车”急于出手,去年“六一”大限前的交易井喷现象或会再次上演,但正式实施后,又会面临长久的淡市。
据中原地产统计,去年6月1日至今,在所有成交的二手房中,未满两年的比去年初下降了5-6个百分点。而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抽样研究显示,新屋售出五年内,每100套即有53套进入二手市场转让。不过,也有市民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荔湾区拥有两套房子的李姨就打算通过赠与等方式来避税,“跟买家商量好,等到过了征税年限才过户就行了”。
专家提醒
明赠与、暗交易风险太大
某些中介为了促成购买居住不足2年的普通住宅转手,建议房屋卖方通过“赠与”的方式进行产权转让,私下里收取买主的房款。这样,房产过户时表面上没有任何金钱往来,卖房业主就不用交纳营业税了。例如,市民李女士手头有套房子价值45万元,有买主愿意出60万元买下这套房子,但是新政策出台,让她觉得卖掉房子除去各种税费,落入自己口袋的钱似乎少了不少,于是李女士在中介的帮助下办完了手续,把这套房子转让了出去。按照新政,李女士转让的房产居住未满两年,需缴纳营业税:60×5.5%=3.3万元;通过假赠与的方式,李女士需缴纳的营业税为零,但由于佣金提高了2%,即增长60×2%=1.2万元,即便这样,李女士还是可以省下2.1万元的税钱。
南方福瑞德律师事务所梁学兵律师表示,采取明赠与、暗交易的买卖方式,对双方当事人都有很大风险。因为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即使买家已经付了定金,也对出售方没有约束力。此外,我国《合同法》规定:“赠与的财产有瑕疵,赠与人不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买方收到的房屋出现质量问题,就很难要求原主人赔偿。另外,买家还要提防赠与人撤销赠与或不履行赠与义务的行为,风险相对较大。如果私下交易被揭穿,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且还要补缴税款和罚款,对于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
相关报道
林树森接受《瞭望东方》采访时称——
政府要全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日前,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政府要全力解决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商品房既然是商品,肯定是有贵有便宜,钱多的人买贵的,钱少的人买便宜的,关键是商品房市场本身要健全
《瞭望东方周刊》:近期,建设部公布了全国各大城市廉租房建设的情况,广州受到了表扬,那么广州具体有哪些做法和经验?
林树森:广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决定为人均居住2平方米以下的市民提供经济适用房,或者廉租房;现在的标准已经提高到7平方米,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我们一直坚持,政府要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通过由政府提供廉租房或者对特困户直接补贴租金的办法,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现在我们正在调查,广州到底还有多少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困难户?调查清楚以后,政府将尽全力予以解决。
如果能够做到市民群众人均居住面积没有在10平方米以下的,那么在全世界的大城市里都是不多见的事情。将来经济发展了,还要再提高他们的住房标准。一步步来,我们是坚定不移的。
商品房既然是商品,肯定是有贵有便宜,钱多的人买贵的,钱少的人买便宜的,关键是商品房市场本身要健全。房地产商首先要诚信,这是最重要的。在讲诚信的基础上,你卖得高,那是你的本事。
在住房问题上,政府要规范市场,促进信息对称,同时要帮助住房困难群众。不管什么社会,都既有收入高的群体,也有收入低的群体,包括目前的发达国家。我们要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数量,但即使总体已经达到富裕小康阶段了,也总有一些相对困难的群众还是要政府来盖房子住。
如果你一家人已有一套房子还想再买第二套房,那么贵不贵不关政府的事;在一定时期你的住房达不到一定的标准,政府就有责任一次性让你买到便宜的房子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广州周围一些城市的房价涨幅很大,广州市政府部门是否很有压力?
林树森:我们的压力是如何给困难群众解决住房的问题,不存在房价高低给我们带来压力的问题。
关键不在于房价高低,而在于广州能否给“没房住”和“住不好”的家庭改善住房条件,因为政府有责任让低收入群体的日子过得去。
如果你一家人已有一套房子还想再买第二套房,那么房价贵不贵不关政府的事;你买得起就买,你自己定,政府不能保证你一定要住很宽很好的房子。住房只能随着城市发展一步步提高水平。在一定时期你的住房达不到一定的标准,政府就有责任一次性让你买到便宜的房子。广州现在要做的就是解决住房困难户的问题。
政府应该关心市民“没房住”和“住不好”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关系呢?
林树森:道理很简单,所谓经济适用房,应该是由政府划出地皮,不收或减少土地出让金,减少有关各方面的税费来盖的。从道理上讲,能够做到“经济”是政府给的。但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实惠,谁能得到实惠,关键在于房子建好以后要由政府来分配。
如果开发商偷偷摸摸在国土局拿到了规划盖经济适用房的土地,却盖了商品房,谁知道他卖了多少钱,这不是捞政府的油水吗?所以广州市房改时出了正式文件,绝对不会把经济适用房交给房地产商去盖,让他用政府的资源赚钱。这涉及确保公平和政府如何规范房地产市场的问题。
广州的做法能不能推广?我觉得可以推广。政府应该关心市民“没房住”和“住不好”的问题。一方面,要按照政府的承受能力,盖廉租房按标准租给困难市民;按照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改善老城区环境和拆迁户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还要盖一些经济适用房,由财政供给发给“房补”,解决应由政府提供经济适用房的群体的住房问题。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