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飞利浦的黄新忠已接任太平洋董事局主席和总裁,严介和对话本报记者称,只保留10%股权,不会再出现在任何富豪榜上
5月2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2006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上,“黑马”富豪严介和公开表示:“今年的富豪榜上,不会再有我的名字了。 ”
自去年“突然”以125亿元的财富登上2005年中国富豪榜第二名之后,严介和和他领导的太平洋集团获得了媒体的频繁报道。严介和的“意外出场”和高调表现使得他骤然成为舆论的焦点。
似乎是为名所累,严介和在“高度曝光”之后,决定“结束太平洋集团的个人时代”,转而退居二线。
据本报记者了解,严介和在今年5月1日就已经不再担任太平洋董事局主席,目前担任的职务是上海苏商集团董事局主席,而到今年年底,将会“彻底退出”。
近日,在严介和精心布局的上海苏商集团,严介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解释了决定退出富豪榜的前因后果。
“不会再出现在富豪榜上”
新京报:在胡润富豪榜,你从2004年的66名,到2005年的第2名,一年间,财富由25亿元上升到125亿元。但最近《新财富》出了一个榜单,说你是财富缩水最严重的一个富豪,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严介和:我不清楚胡润是怎么统计这个数据的,但太平洋在2000年就被权威机构评为江苏省最有潜力的民营企业了。2004年,大概资产就已经达到75亿元,所以外界质疑“一年间的快速扩张”根本不成立。我也不知道《新财富》是怎么得出财富缩水这个结论的。
我已经辞去了董事局主席的职务,我会在今年年底退出。
太平洋不再是严介和的个人时代,将进入团队合作的时代。
新京报:你此先定的退出期限是2008年,为什么提前了?有媒体指出,你上了财富榜单后,江西和吉林的国企托管项目先后夭折,银行也不愿意贷款了,这些情况属实吗?
严介和:不用等到2008年。今年年底,我就只保留10%的股权。到时候只有十几亿的财富,我就不会上任何财富榜的榜单了。到时候,我做这几个集团的顾问,在幕后左右集团的战略调整问题。我想这么安排,以前做了10年国企老总,10年创业,以后我要做10年学问。
媒体的猜测是没有道理的。国企托管项目未能成功,跟曝光无关,是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至于银行贷款,我们原先便很少向银行贷款的,何谈银行不愿意贷款?
今年太平洋集团将是个过渡期,目前公司的管理团队还不很成熟,他们还不习惯面对外界媒体。他们跟我说,“严主席,我们没有其他要求,请一定要给我们每个集团设个新闻发言人。”
“民企一做大就会出问题”
新京报:据说太平洋建设集团要打造“南京—上海—北京”的产业、资本和政治圈,这个三角管理架构是出于何种考虑?三个总部如何实现各区域业务的合作与沟通?
严介和:因为中国的民企不能做太大,一做大就会出问题。所以我把原先太平洋建设集团分为两条线,6个集团。一条是“南京—上海—北京”的产业、资本和政治圈,属于管理集团。上海苏商集团将是这个链条的核心。另一条是将太平洋集团下的工程、工业和投资三大集团独立,作为运作集团。通过这两条线进行交叉式管理。
现在太平洋集团只是管理集团三个环节中的一环,负责江苏的业务。我选择在南京、上海、北京打造独立的三个集团,而不是一个集团的分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一家出了事,都不会牵连另一家。
太平洋集团已经做了10年的产业,很成熟了。下一步,资本投资环节将由上海苏商来完成,这还是我们相当薄弱的领域。除了负责华东、华南等地区业务外,上海苏商将成为与海外资本对接的渠道,向其他两个集团输送资金。
明年将是上海苏商大刀阔斧的一年,也将是太平洋集团的另一个转折点。
“严介和个人时代已过去”
新京报:你说太平洋整个集团要转型,怎么转呢?
严介和:目前主要是团队和业务分工的变化。5月1日,太平洋董事会召开的时候,我已经不再做太平洋董事局主席了。现在的太平洋董事局主席和总裁是从飞利浦转来的黄新忠。我现在是上海苏商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但这只是个过渡阶段。今年年底,我就会退出,严介和的个人时代已经过去了,下面是团队作战的时代。
其实,我们不上市,就是不希望外来者干涉企业管理。
国外的管理理念在中国经常水土不服。我做过10年国企老总,太平洋的发家也是遵循着国企的模式。董事局与管理层并不分离。我不赞同企业由“空降兵”来管理,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是经过历练的。
业务分工主要就是刚刚提到的两条线交叉式管理。投资集团将由我直接负责,其他的我会交给团队去做。
新京报:公司里的人都称呼你为“严主席”,上海公司的办公室里都贴上了“严式语录”?
严介和(笑):太平洋公司里也是这样,新公司墙上要贴300多个字,都包含了我们的企业文化理念。比如“大成在德,小成在智”。我敢说我们是中国企业文化做得最好的民营企业。
公司治理,我一向提倡德治。就像用人,最关键的是你人品要好。我的部下曾写过一本关于太平洋集团的书,里面说,“国企的毛病,太平洋都有”。太平洋就是“国企”,中国人办的企业不都是“国企”?我认为国企的模式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
■记者手记
“害怕报纸”的严介和
5月7日,上海苏商集团的办公地点还在最后的准备中。公司文化部人员正将300多个字组合语句,贴上几十间办公室的墙壁。诸如“大成在德,小成在智”“请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等等。
严介和的新办公室大约100多平方米,透过窗可以看到葱葱郁郁的世纪广场。而隔壁总裁办公室不过1/7大小。
严介和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样的办公环境在民企中应该算最好的吧?”
此次采访,颇费周折。
严介和依然很忙,忙着新公司的筹备,还要去广州、成都做演讲。
据他描述,“每到一处,肯定是掌声不断”:“一个四川人为我写传记,已经写了30多万字了。”
面对媒体的种种质疑,他一再强调,这是记者们的思维。以前一直跟新闻界做朋友,但纸质媒体对他的伤害太大了。所以他打算以后只接受电视媒体的采访,“通过电视,我的声音和神态可以传播给观众,不会被曲解。”因为“企业提高知名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公司需要的是美誉度。”
本报实习生殷洁 本报记者庄士冠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