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破8""早在意料之中"
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终于突破8∶1的心理关口,但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强,对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破8,多数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外贸公司都表示“早已在意料之中。 很多浙江的外贸企业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惊慌,不少都已经积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以规避汇率风险。
以提价规避风险
绍兴豪纳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元清介绍,目前的化纤纺织品的出口毛利润基本上维持在8%左右,人民币升值已超过3%,如果不提价,几乎没有利润可言。“所以我们决定提价6%左右。徐元清说。实际上,去年7月份以来,浙江省的很多外贸企业,为了维持原来微薄的出口利润,基本上都以提价来应对汇率的变化。尤其是一些新产品,价格提升得都比较快。
谁都希望提价,目前纺织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仅为5%-10%。像中大股份,最高的纺织出口产品,毛利率也只有12%左右。人民币升值5%以上,纺织品出口就无利可图了。但并非大多数企业都能如愿提价,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通过提高价格,让外国客户来完全承担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比较困难,因为中国出口的纺织品还是低端的,可替代性强。
浙江纺织企业如今正在齐心做好“产品创新这一课,以努力提高我国出口纺织品的附加值,“附加值越高,我们的主动权就越大。维科精华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完善规避风险机制
宁波外经贸局人士建议企业要尽可能缩短收汇的时间,加快应收外汇账款的回收速度,减少人民币再次升值带来的损失。
“这次汇率变动是在我们预料范围内的,不像去年突如其来的人民币升值确实让我们企业着实损失了一笔。而在人民币汇率机制逐渐透明化、市场化的环境下,企业就应该建立内部完善的规避风险机制,这点非常重要。正因为我们企业自去年开始就有准备地再预期报价提高上及在大金额长期贸易上下了工夫,所以才顺利地规避了这次的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象山宏利纺织品集团的进出口部杨经理表示。
风险转嫁银行
目前,银行可提供两种汇率避险工具,一是中远期结售汇业务,客户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合约,按照约定的币种、金额、价格,在将来的某一时间办理结汇或售汇业务;二是外币兑人民币的掉期业务。两种业务都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采访中,浙江很多企业都表示会加大与银行的衔接,尽量将汇率风险转嫁给银行。宏利杨经理说:“对银行来讲,因为具备完善的外汇金融机制,消除风险的可能性应该再大一些,另外银行还可以收取企业的风险规避费用。所以企业与银行的联合是一项双赢的举措。企业只是抱怨,目前银行提供的避险工具价格过高,企业很难承受。
中小企业面临优胜劣汰
“汇率变动也有好处。宏利杨经理表示,“汇率开放后,使外贸企业从原来封闭走向了开放,有助于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
对此,宁波市外经贸局的有关人士认为,在应对汇率风险中,虽然有很多如远期结汇、外汇期权交易等金融工具可以运用,但对于一些中小外贸企业来说,这些金融工具并不能被很好应用。因为出口利润太薄,假如金融工具应用不好,可能损失会更大,另外要熟练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在专业上也有一定要求、一定门槛,因此很多小企业可能望而却步。未来竞争将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小企业也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局面。(23A4)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