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辖区上市公司率先在全国全面进入股改,为自治区开创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新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推动内蒙古经济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围绕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质量、资本市场以及金融与经济发展等重要话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杨晶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股权分置改革:多赢格局初步显现
    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各级职能部门的指导、督促与协调下,辖区上市公司率先全面进入股改,在全国树立了典范。回首股改进程,您有哪些感想和体会?
    杨晶:启动股权分置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运行形势的科学判断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其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资本市场的制度问题,创造证券市场长期发展的基础条件,恢复资本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市场化并购重组等固有功能,是完善市场基础制度的重要举措。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制度性变革,对规范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好比一个棋眼,一招活棋,全盘皆活。
    另外,股权分置改革还将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极大地促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有的专家给内蒙古的一些国有控股公司算过“小帐”:支付对价完成股改后,不仅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反而实现了增值。多家国有股东更是算过“大帐”:解决了股权分置,国有股权实现了市场化的动态估值,更加有利于明确国有资产的定价,促进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解决股权分置,还有利于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国有股份转让将告别“协议定价”的市场,国有资产的流转将更为流畅,国有资产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将更坚实。
    当前,股权分置改革积极效应在初步显现。股改促进了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互利共赢;通过与股改的组合操作,部分上市公司改善了资产状况,提高了业绩持续增长能力,清理了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提高分红回报水平。并且解决了由于早期政策不明确、操作不规范而产生的公募法人股和部分内部职工股上市流通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在维护市场稳定、保护股东合法权益、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在改革中逐步显现。
    在股权分置改革进程中,内蒙古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价值均得到提升。股改前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市值平均提高50%以上。多家上市公司的清欠解保问题借股改契机得到了妥善解决或安排,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多赢格局已初步显现。
    资本市场:结合资源优势做优做强
    记者:股改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契机。在此方面,自治区有何战略规划?
    杨晶:在资本市场发展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目前,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3家,累计筹资206亿元,仅“十五”期间就筹资140多亿元。在最近几年国内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不利形势下,2004年全区有2家企业上市,2家企业发行巨额债券,筹集资金56亿元,加上信托融资18亿元,全年共筹集资金74亿元。特别是蒙牛乳业在香港上市,实现了自治区企业境外上市零的突破。2005年,北方电力公司发行企业债20亿元,成为自治区历史上最大的企业债券融资项目;包头铝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筹集资金近5亿元;加上其它企业的融资,全年累计融资50多亿元。同时,自治区十分注重上市公司的改革和发展,及时化解风险。近年来成功化解了远兴天然碱、宁城老窖两家上市公司的风险;并运用市场化手段化解伊利股份“高管事件”引发的风险,成功从金信信托公司回购了伊利股份股权,妥善处置了局部金融风险,促进了这些上市公司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完成,为自治区企业融资创造了先机,为内蒙古开创资本市场新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内蒙古资源丰富,地缘优势明显,正在成为各种资本投资的热土,在“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资本市场相结合,推动自治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要抓住机遇,认真落实好上市公司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将制定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及战略重组等推进内蒙古证券市场加快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通过发展增量资源和重组存量资源改善和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结构;要进一步支持优质企业改制上市,推动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进行改组改制,使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支持具备条件的优质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支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逐步改善上市公司整体结构。
    同时,要充分激活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提高再融资效率;鼓励和支持上市及拟上市公司运用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券等金融创新工具,以及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来拓展融资渠道,改善财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和风险。
    我们要扶持和培育产权交易及场外融资中介机构的发展,促进上市及拟上市公司的股权流动和合理重组,提高上市及拟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使用效率,活跃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积极推动上市公司的战略重组,对资产质量不高、历史包袱沉重、经营管理不善、严重亏损的上市公司,要积极推动重组;按照上市公司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战略相结合的原则,对国有资本控制的资源与“壳资源”化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和个案研究,以重组方式实现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双赢的目标;要营造有利于上市和拟上市公司发展的宽松环境,大力扶持符合内蒙古产业政策和具有特色优势的上市和拟上市公司不断做优做强,推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
    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记者:放眼整个金融市场,自治区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您对此有何总结?
    杨晶: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在引进金融机构,与国内外金融机构进行大规模金融合作上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先后成功引进了华夏银行(行情,论坛)、新华保险、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太平洋保险、大地保险、中国银联商务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交通银行在我区设立省级分行已经中国银监会的批准,即将开业运营,这些引进的金融机构极大地丰富了我区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自治区政府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签订了总计2260亿元的金融合作协议,为扩大自治区信贷投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中信实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通过项目合作,向自治区投放信贷资金超过100亿元。另外,自治区分别与亚洲开发银行、澳洲TMS银行签订了投资、信贷和技术援助协议,并与其他有关国外银行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成为资金的净流入区、金融机构和商家抢滩的热土。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金融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金融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努力营造金融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金融市场的振兴和繁荣。2004年自治区出台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促进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金融业已经摆脱沉重的历史包袱,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存贷款余额增速均居全国首位,内蒙古金融业正在步入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