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和经济日报共同主办,经济日报社独家承办的“中国区域经济合作高层论坛”于2006年5月24日在北京举行。论坛实现了多方观点相互交融,理论上取得丰富成果。搜狐财经作为本次论坛的网络协办单位,对本次论坛进行报道,以下是现场报道内容:
潘建成(国家统计局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次中国区域经济合作高层论坛上发布这份题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和走向》的研究报告。 这是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研究中心向本次论坛提交的研究成果。我们国家第三个重要的经济合作区域就是京津冀地区。京津冀被称为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引擎,是我国北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和工业密集区。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相对较小,表现出明显的内向型特征。区域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较大,加之北京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周边地区的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又使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京津冀地区独有的不同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存在“黑洞”效应。
近年来,京津冀合作有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交通方面的合作。北京与河北、天津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机场、港口等)的合作已有良好开端;二是在产业转移方面的合作。首钢200万吨钢铁项目落户河北唐山,并在2008年之前实施搬迁,整体搬迁到唐山的曹妃甸。目前,京津冀有很多企业的总部在北京,生产基地设在河北;三是在市场开放等方面的合作。
第四个区域是东北地区。我们认为东北地区的合作模式是浅度竞争型合作。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速调整、振兴的战略决策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几年来,东北地区的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得到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所加快,在经济合作方面有以下一些实践:一是政府重视沟通协调和引导国有资产跨省重组,比如辽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黑龙江省北满特钢集团的成功重组,重组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特钢生产企业;二是城市跨省谋求合作。2004年4月首届东北四城市市长峰会举办,来自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四个城市的市长齐聚长春,共同签署《东北四城市协同合作,全面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见》,重点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和方向,构建了一个区域合作的渠道和平台。
第五个地区就是中部地区。我们认为中部地区是浅度互补型合作。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制造业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物资和产品集散交换中心和交通枢纽。近几年中部六省的经济合作有了起色,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以旅游业为契机,带动区域经济合作。
二是发挥京广铁路、长江沿线区位优势,共同发展。中部区域的生产力和城市空间布局总体上形成了两大经济带,即沿京广铁路轴线构成一个南北走向的纵向经济带;沿长江轴线构成一个东西走向的横向经济带。是中部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城市带和经济带。
第六个地区是西部地区。我们认为西部地区的合作模式是制度导向互补型合作。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相对东部和中部而言,“三农”问题相当突出,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与东部和中部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接下来谈一谈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场经济主体不平衡影响区域合作主体的有效运作;二是地方政府的行政力过强制约区域合作的内容和方式;三是大城市对周边辐射作用不强;四是产业同构和低水平竞争现象严重;五是合作规范化有序运作机制不健全。
第四个问题,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走向。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走向影响深远。
主体功能区的创新点在于,在提法上,更加重视区域发展的社会、生态要素;充分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长远战略思维;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对性;体现了适度非均衡发展的思想。
在区域政策模式方面,发生了四个重大转变:一是由平衡抑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向把全国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进行统筹的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政策的转变;二是由过去的重在地区之间资源配置的区域政策转向重在培育区域竞争优势;三是转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区域政策;四是从单纯侧重陆地向陆地和海洋协调发展区域政策转变扩展。
根据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我们认为未来区域发展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二是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三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准进一步提升,形成对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的牵引,产业转移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四是各类开发区会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五是新一轮区域合作从各地方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本报告研究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提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或者说对未来区域经济合作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打破行政区划的框架。只有打破由行政区划造成的地方保护主义与“诸侯经济”,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才可避免各地产业雷同、基础设施重复、无序竞争等弊病。
第二,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为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实现自由流动,必须要有发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区域性的要素市场。
第三,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规范地方政府竞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通过规范地方政府竞争,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第四,重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现行的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对地区发展进行评价主要是GDP增长速度、投资规模和税收情况等,偏重反映经济数量和增长速度的指标。在这种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易忽视本地经济资源的特点,非理性投资于资本集中型,高利税的产业。
第五、改革财税制度。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的财政收入大幅降低。为了扩大地方税收收入,各地纷纷争办能为自己创利的产业,比如汽车业。巨大的利益驱动使全国很多省份,无论有无工业基础,都将汽车业列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
第六、注重市场作用与政府推动的协调统一。政府与企业分工合作的好与坏,往往是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第七、重视核心城市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中心城市的形成——中心城市向外扩散辐射——城市群形成——新一轮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群关系调整等阶段,呈阶梯式循环上升形态。
第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行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九,着力解决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焦点问题。
一是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要进一步分解,要确定好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尺度,要有可操作性,形成一套成熟的指标体系;二是要建立一个动态的调整机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深层次、多方面调整;三是要建立不同的考核标准,建立动态的监管和调控指标体系,并根据区域发展和功能变化及时反馈和调整,保持对空间开发秩序的有效监控。譬如对禁止开发的生态区就不要把GDP当成衡量标准,这类地区的GDP可以相对较低;对于优先开发地区也不能光看GDP,主要应关注其人均收入的增长。
以上为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为本届论坛准备的研究报告“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和走向”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