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对话“十一五”
观点!观点!中国经济高峰会的闭幕演讲迎来了最著名的“观点制造者”。
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他们和来自国外的经济观察家一起,回顾了两年来中国经济充满争议的多个话题,从产业结构调整、“民工荒”到改革成果……这使得会议的最后时刻不断上演观点交锋。
●劳动力成本上升值得担忧
第一个发言的张维迎教授谈的不是中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的增长动力,而是对经济增长的担心,“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劳动力成本可能上升30%-50%,如果人民币同时升值10%,中国还有多少企业能够挺过去?”
事实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话题早在去年已经成为争论的焦点,基于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有学者担心,如果农民工工资上升过快,投资者会不会撤出中国。张维迎也提出,如果中国企业仍然靠成本优势获得竞争力,劳动力成本一旦上升,企业利润受到影响甚至破产,最终还是会减少农民工的就业机会。
不过,一向热衷观察经济现象的社会学家丁学良倒认为这正是产业升级的好机会,“在中国条件最好的地方,不能老是靠低成本在国际上竞争。”他说,日本、德国和新加坡都曾面临相似的挑战,但他们却没有压低本国劳工工资,而是趁此机会把产业提升到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水平,中国也应该借鉴这样的经验。
●关于改革的学术争论仍在继续
相对于国内学者的忧虑,来自国外的“旁观者”似乎对中国经济前景更加乐观。
APEC副理事长科林-赫塞尔廷热情地赞誉道,“太令人钦佩了,经济规模这么大,令世界都感到震惊。”他也盛赞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这25年来的改革中,中国政府表现非常稳健,快速发展还会继续。”
外国学者盛赞改革,而国内学者在提出反思。在两年来对经济改革的探讨中,争论常常出现,最后竟引起学者们对讨论本身的厌倦。
谈到这种分歧,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反而觉得欣慰,“分歧并不可怕,追求一种没有分歧的改革大概不可能。”他认为,改革的底线恰恰是让大家都有表达观点的机会,“让不同的利益团体都有提出诉求、进行博弈乃至讨价还价的权利”。而法学教授李曙光则提议,如果组建一个由律师、法官、会计师以及公务员组成的“职业共同体”,从司法上保障每一个参与者共享改革成果,这将是改革得以推进的关键因素。
●地区收入差距的奇特现象
对困扰学界很久的收入差距问题,张维迎倒是给出了乐观论断,“按照世界银行和中国官方的数据,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都在减少。”另外,张维迎也认为现在社会上所谓的高收入阶层,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无奈选择创业的弱势群体,这正表现出收入变化过程中人们有着提高收入的机会。
不过,张维迎也指出,在中国收入分配的地区版图上存在着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奇特现象,“那些经济增长最快的发达地区,收入分配反而相对比较平均,而国有企业比例较大、经济增长更多靠财政支出的地区却恰恰是收入分配相对不平等的地方”。他表示,改变这种现象,也许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另一个突破口。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