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齐二药假药案的源头在广东省2005年11月组织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那次招标采购中,齐二药战胜了原先的供应商云南大理药业,成为广东省亮菌甲素的供应商。据了解,参与亮菌甲素注射药剂招标的企业共有6家,3家中标。 其中,由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是10毫升装,为齐二药首次生产。其余两家中标的药品均为2毫升装。云南大理药业位居第四而落选。
广东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说,选中齐二药药品,是因为他们报价低。据了解,齐二药的实际中标价是36元/支,比政府核定最高零售价低了10元。但从后来广东中山三院病人的用药单来看,齐二药产品实际零售价却比医院此前使用的大理药业的同类药品高,大理药业为45.78元/支,齐二药为46.10元/支。这种中标价低零售价反而变高的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质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
“本次招标工作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的。”广东省卫生厅规划财政处调研员蔡铨茂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他是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的招标项目监察具体负责人之一。
药品招标价格飞涨
“齐二药的假药流入医院,并且价格比同类药品还高,这说明在一些地方药品中标已经流于形式,甚至可能成为腐败之源。”北京某药企处方药部的刘经理告诉记者。据介绍,虽然国家规定,为了补充国家对医院的投入不足,可以在中标的价格上再加价15%作为对医院的补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价往往超过15%。“中标后的药品还需要后续公关,不少医院还要求二次‘返点’。”刘经理说。虽然如此,许多药企都想挤入招标行列,因为对这些药企来说,中标就意味着销量会大幅度增加。
记者调查发现,中标药品卖得贵的现象不在少数。日前,烟台市55家医疗机构,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组织下举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但从招标的结果来看,原来在药店里零售价仅7元钱的血塞通,经过“减少药品流通成本”的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竟飙升到19.17元。
按理说,为降低药价、减轻患者负担,招标品种原则上也应该选择价格低廉、大包装量的。但记者发现,某药厂生产的、“胃溃疡”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的胃铋治(又名复方铝酸铋片),在药店里的销售价是每盒50片,零售价2.6元,平均每片只有约5分钱;而在烟台医院集中招标采购的同一企业生产的胃铋治,在包装“缩水”为每盒24片的同时,中标价格却飞涨到16.98元,每片折合0.71元。一片胃铋治中标价竟然是市场零售价的14倍!
药品流通存在巨大黑洞
重庆长龙实业集团董事长刘群认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不但不能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同时,药品招投标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品质量问题。他透露,在药品招标的时候,专家们对药品的检验经常是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并没有十分科学的检测和精确的数据指标来衡量药品的质量。
据了解,目前医药企业的中标费越来越高,诸如评审费、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进门费、管理费、入围费、专家评审费等等多达数十项。即使中标后,后续的公关费用仍不少,从医院分管院长、药房主任、药剂科长到临床医生,都要“打点”,否则医院可能很快就不进中标低价药。“除了要给医院提供赞助费外,不少医院还要求二次‘返点’,否则药品‘货款’将拖上3个月或半年以上。”某药企老总无奈地告诉记者。
本来实行药品采购招标制度,为的是解决在药品采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高额回扣这一痼疾,同时也为了使药品价格降下来,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难题,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
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药品集中招标存在程序不公开、随意变更评分标准等违规操作,导致高价药中标,产生招标腐败;另一方面,也使本来价格低廉的普通药品在恶性竞标中低于成本投标,药品价格在竞标中偏离其价值本身。“这会导致一些药企弄虚作假,甚至严重影响药品质量,加上招标机构并不对药品质量进行监管,往往使不合格的药品混入临床。”这位药企老总告诉记者。(记者 夏金彪)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