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戈 发自上海
    股市行情的持续走高,直接带动了部分与股市关联极为密切的保险产品的热销。《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前4个月,上海保险市场上的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这三种投资类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共计73.69亿元(分别为58.17亿元、3.7亿元和11.82亿元);占上海市场总保费的48.86%和寿险市场的66.62%,远高于今年前两个月的占比(4.
    2%和6.7%,26.06%和36.2%)。
    投资型保险的销售随股市一起冲上了高点。“出现这样的变化和股市行情走强有直接关系。”上海保监局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尽管5月份的最终统计数据还没出来,但是从趋势上看,投资类保险走强的趋势还会延续。”
    他还表示,虽然在三大投资类保险产品中,投连险是和股市结合最紧密的,但是由于此前的一些负面形象的影响,目前市面上的投资型保险仍是以分红险和万能险为主打。只有平安人寿成为上海市场上唯一一家对投连险依然热衷的保险公司,今年累计收入达3.54亿元。
    上海保险同业工会的统计表显示,除平安人寿、太平人寿、中宏人寿及信诚人寿等公司在投连险这一产品上有少许保费外,其他公司鲜有进账。分红险和万能险在寿险总保费中的占比达到了52.29%和10.69%。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和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分别成为中外资保险公司中售出投资型保险最多的公司。
    各家公司虽然都花了大气力,但是侧重点有非常大的不同。以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为例,该公司截至上月底,分红险收入已达22.6亿元,而万能险为22.2万元,类似这样的情况还在泰康人寿、新华人寿、金盛人寿、生命人寿等多数公司出现。
    分红险在银行渠道获得成功并非没有道理,它拥有相对比较简单的产品,丰富的种类和多样的渠道,但同时发生退保也是最多的,主要原因是实际分红收益与预期悬殊甚大。分红险在销售、分红等环节的信息不透明,是造成公众心理落差的直接原因。
    不单是分红险产品才出现这一现象。事实上,每一次股市行情总能带动投资型保险产品的热销,但是对这些产品的“抱怨”也往往是在行情退去之后大量出现。因此,想从本以保障为初衷理念的保险产品身上获得很大的回报显然只是投保人的“一厢情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