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唐惠颖
一个来自法国《纺织报》的消息最近吸引了国内纺织业界的目光:法国重要的纺织服装行业组织之一——法国女装协会最近一年来,连续与多个发展中国家签订了双边合作协定,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居然主要是“为了与中国对抗”。
自2005年9月以来,法国先后与秘鲁、巴基斯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服装行业组织,签订了高级别的双边合作协定。法国女装协会主席让·皮埃尔·莫舒近日在接受法国第一大经济日报《回声》报采访时解释说:“纺织品配额取消之后,我们不想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我们可以在中国生产服装,但不能只在中国生产。法国企业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毕竟离法国很遥远。为了协调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企业经常每月往中国跑一两次。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增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比如,印度是法国另一个主要的生产伙伴,但还有非洲马格里布地区、或者亚洲的土耳其、孟加拉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驻法国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本月23日发回的报道说,法国女装协会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与我国进行对抗,按法国女装协会会长的话说是:“主要是不能向中国的疯狂让步。”这话说得实在有点不妥。该协会根据产品的需要,帮助其会员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各种不同的生产商,力求增加产品供货的多样性,其中重视的不仅仅是产品成品,还包括纺织原材料。如与秘鲁的合作,不是因为秘鲁的纺织业知名,而是因为秘鲁的棉花质量与埃及的相同。其他目的还包括,推动法国品牌服装向新兴市场出口,如与泰国的合作,看重的就不仅是泰国的劳动力优势,还有泰国繁荣的商业系统。
莫舒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说,目前,法国有31%的成衣制品依赖从中国进口,而在西班牙,这个数字只有8%。“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吸取经验。”
面对这种局面,法国服装、时装及时尚创作业联合会主席迪迪埃·格郎母巴什先生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世界服装市场的全面打开,我们应该接受这个现实,未来时装市场在亚洲。”▲ (责任编辑:单秀巧) |